重温《红海行动》:岁月静好的背后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红海行动》是由林超贤执导,冯骥、陈珠珠、林明杰编剧,张译、黄景瑜、海清、杜江、蒋璐霞等主演的动作片。
2018年5月6日,获得第25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11月获得第34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12月8日,获第17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
影片主要讲述了伊维亚共和国发生政变,武装冲突不断升级。刚在索马里执行完解救人质任务的中国海军护卫舰临沂号,受命前往伊维亚执行撤侨任务。舰长高云派出杨锐率领的蛟龙突击队登陆战区,护送华侨安全撤离。谁知恐怖组织扎卡却将撤侨部队逼入交火区,一场激烈的战斗在所难免。
与此同时,法籍华人记者夏楠正在伊维亚追查威廉·柏森博士贩卖核原料的事实,而扎卡则突袭柏森博士所在的公司,意图抢走核原料。混战中,一名隶属柏森博士公司的中国员工成为人质。为了解救该人质,八名蛟龙队员必须潜入有150名恐怖分子的聚集点,他们用自己的信念和鲜血铸成中国军人顽强不屈的丰碑!
本文将从影片故事的改编策略、剧情推进的叙述技巧和主流文化内涵三个维度解读这部主旋律电影的艺术魅力。
真实军事事件——2015年也门撤侨
改编策略:立足于真实历史事件,增强观众观影的自豪感,同时深入挖掘剧本,增设武装冲突的剧情,彰显中国军人的风姿
作为一部军事题材的动作片,影片内容并不是凭空构建的,而是建立在一定历史事实的基础上。
1. 以真实的“也门撤侨”事件为故事蓝本,再现中国国威。
近十年来中国经历五次比较出名的撤侨军事行动,分别是2011年利比亚撤侨事件、2015年也门撤侨事件、2015年尼泊尔撤侨事件、2016年新西兰撤侨事件、2016年以色列撤侨事件。每一次撤侨行动都展示了中国军人的威严和中国国力的强大。
影片《红海行动》就是以2015年也门撤侨事件为故事创作的蓝本,通过尊重历史事实,再现中国国威。
也门撤侨事件具体经过是,2015年3月26日起,由沙特阿拉伯和埃及、约旦、苏丹等其他海湾国家参加的国际联军在也门发动打击胡塞武装的军事行动,当地局势骤然紧张。当晚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完成首批撤离任务。到3月30日,需要撤离的中国公民全部撤离也门。在这次行动中中国不仅撤离了华侨571名,并带上了巴基斯坦176人,埃塞俄比亚29人、新加坡5人、意大利3人、德国3人、波兰4人、爱尔兰、加拿大、也门各1人、英国2人。
当时作为世界第一强国的美国,他们都无法做到像中国这样保障人员的人身安全进行撤侨。当时美政府表示自己国家无法使身在也门的公民离开,让他们自行乘坐外国船只离开。
通过以这种有国际对比的撤侨事件作为影片的故事蓝本,无疑可以使观众观影的情感得到渲染,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而强大的军事实力再现中国的军容和国威。
2. 加入武装冲突和维护和平正义,彰显中国军人的“勇者无惧,强者无敌”。
真实的“也门撤侨事件”是没有涉及恐怖分子武装冲突和核原料追踪的故事。这是影片为了丰富剧情,表现人物形象而做出的改编,以达到彰显“勇者无惧,强者无敌”的军事理念。
A. 撤侨行动受阻,恐怖分子公然叫嚣中国,最终被强劲打压。影片对这一部分剧情的设置是非常合理的,一方面可以看出恐怖分子的肆无忌惮的枪杀百姓,看出他们的残忍;另一方面表明中国的军事实力与武装暴乱分子相比,强得太多。原本撤侨事件是比较顺利的,但是暴乱分子就是想挑衅中国海军。不仅将侨民赶入交战区,与蛟龙突击队进行军事火拼较量,还在临沂号所在海湾对面的山上装有重型火炮武器,与中国海军展开对峙。这部分剧情的设立目的就是彰显中国蛟龙突击队强大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单兵作战能力。
B. 在不落下一个中国人的情况下,体现军人维护和平与正义的天职。如果说武装对抗,保证撤侨行动的安全和顺利是国家给予军人的救援任务。那为了追查核原料维护人类安全的正义之举,在另一个层面彰显了军人极高的军事素养和维护人类安全的天职。在这期间除了蛟龙突击队队员之外,华裔记者夏楠的遭遇与配合,也是由个人私利仇恨上升到对整个社会安危大爱层面。这就说明,维护社会和平与正义不仅仅是军人的事也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人的事。
影片在真实撤侨事件基础上,加入了武装冲突和社会和平正义的元素。这两者不仅让影片故事内容显得饱满,剧情节奏也很紧凑,还能塑造中国军人的勇敢无惧的形象,增强我们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影片通过这样的改编让剧情有根有据,不是虚假夸大国家军事实力,还能反映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稳定和平背后都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军队。真实“也门撤侨事件”让国人和其他外国人看到了中国的国威与军事实力,而影片改编的内容让更多的观众和影迷们,感受到国家军队强悍带来的自信与骄傲。
叙述技巧:采取主线先行副线延后的叙述技巧,主副结合的叙事方式推进剧情,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完美融合在一起。
《红海行动》讲述的内容是以撤侨为主,那肯定主要内容就是围绕撤侨所遭遇的种种困难所展开的。从营救侨胞到拯救中国人质,这根叙事主线一直未变。同时加入夏楠个人追查核原料和拯救更多人质这个辅助叙事线索,将主副线索在后期完美融合在一起,体现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的融合。
1. 以“蛟龙突击队”援助撤侨为主线,设置节点阻碍,推进剧情,展示了突击队员的“强者无敌”。
当最后一批侨民和领事准备撤离时,伊维亚政府总体遇刺,国内陷入更加动乱的危机。以扎卡和沙拉夫为首的叛军就更加猖獗,他们对各方势力都进行武装打压。
A. 撤侨车辆被迫逼入交战区,遭遇火力阻截。沙拉夫手下的叛军等待中国侨民和领事一撤,就立马驾车驱赶撤侨的车辆,逼迫他们进入交战区,以达到他们杀害中国侨民的目的。先后通过装甲车、机枪火力将侨民和领事一行人等逼入废弃工厂。而此时伊维亚政府无法提供军事援助,只能靠中国自己,于是蛟龙突击队火速救援。
B. 叛军强劲的火力和汽车人体炸弹阻碍侨民的救援。蛟龙突击队只有八人,在为数不多的伊维亚政府军的协助下,进入营救街区,遭遇沙拉夫叛军强烈的火炮阻截。通过从毗邻大楼楼顶进入废弃工厂,与叛军分子正面展开火力交锋,掩护侨民撤离,以战术优势和狙击手优势,一举歼灭围困侨民的叛军分子,顺利护侨民撤离。
C. 一个中国人都不能落下,拯救最后一个中国公民——邓梅,遭遇生死伏击战。在顺利救出第三批侨民和领事后,蛟龙突击队接到新的救援任务——拯救邓梅。可他们面临的处境是:时间短,只有三个小时;深入叛军后方,危险重重;没有政府军的援助,只能跟随平民车队前往巴塞姆镇。可就在他们驾车一路前行时,进入叛军提前设好火炮埋伏。政府军和蛟龙突击队的有效工具遭到毁灭性打击,伤亡惨重,政府军几乎全军覆没。
D. 营救邓梅到营救所有的25个人质,出口只有一个,人数150比8,处于绝对劣势。当蛟龙突击队来到人质营,叛军多达150人,武器火力充足,而且救援的通道与出口只有一条。所以,不管从人数、火力、地形等方面做比较,蛟龙突击队处于绝对劣势。最终在这一场救援之战中,以牺牲两名队员和一名重伤队员为代价,救出了所有的人质,挫败叛军组织。
至此,以蛟龙突击队撤侨和救援为主线的叙事线索到此结束,通过不断的设置剧情节点冲突,延缓任务完成,增强了影片的精彩程度和火爆的战斗场面。通过8人一队的精英军人,在炮火中撤侨、营救人质,以小胜多,充分体现了蛟龙突击队的“强者无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8个人组合到一起就成为无坚不摧的强者之师,在关键时刻打击敌人,取得最后的胜利。
2.将夏楠的个人遭遇与“蛟龙突击队”的正义举动完美契合,以节点阻碍展示“勇者无惧”的气概。
夏楠个人的行动线索与撤侨的主线索是同时展开推进的,她以追踪威廉博士的“黄饼”(核原料)为主。作为一名媒体工作者,她尽可能的接近事实真相,不惜自己的生命。可即使这样,她也遭遇了阻挠。
A.与报社老总发生分歧,独自踏上凶险追查之旅。由于夏楠掌握了最直接和最新的关于威廉博士和“黄饼”的新闻,所以她准备从摩洛哥飞往伊维亚,进行调查采访,以便真实的解开威廉博士的真实面目与罪恶。可就在她兴致勃勃的告诉老总时,他却以她的生命安全为由阻止她去。因为这个分歧,夏楠离开报社和自己的助手阿布一起去调查此事。当她走出报社,准备上车时,看到自己的手链掉了,回去捡时,自己的车突然爆炸。这是恐怖分子对她的生命威胁,可即使前路困难重重,也无法阻止她接近真相的决心。
B.营救能源公司员工,遭遇扎卡叛军一路追击,车毁人亡。
夏楠和她的助手阿布在前往威廉博士的能与公司时,发现扎卡叛军正赶来抓威廉博士以获取“黄饼”,制造“脏弹”(核污染炸弹技术)。叛军控制员工与威廉博士,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国人——邓梅。在夏楠、阿布和其他人员的帮助下,他们顺利杀死守军,成功驾车出逃。可一路被追击,最终导致车毁人亡,夏楠和阿布在叛军的围剿中侥幸逃过一劫。再后来联系到中国军方,与蛟龙突击队一起踏上巴塞姆之旅。
至此,夏楠这条副线与蛟龙突击队这条主线合二为一,成为影片后部分剧情推进的叙事线索。
C. 集体主义之外的个人英雄主义,军人维护社会和平的天职——追踪“黄饼”,险些丧命。由于扎卡组织得到了“黄饼”和“脏弹技术”,所以提前离开,并准备在40分钟后离开伊维亚。一旦他们成功,那会造成数以万计的人遭受核武器的恐怖威胁。顾顺、李懂顺利控制塔台,佟莉、杨锐抢“黄饼”控制飞机。顾顺受伤、佟莉被抓,四人险些性命不保。最终李懂战胜压力救出佟莉,佟莉顺利救出杨锐,迫使飞机成功在叛军组织拦截之前起飞。
所以,影片在塑造中军人强者无敌同时,也通过一个追踪“黄饼”的剧情展现了军人“勇者无惧”的英雄主义色彩。
《红海行动》通过主副两条叙事线索先分开后融合的方式,推进剧情,一方面丰富影片的故事内容,增强观影的体验;另一方面能分开独立的刻画人物形象,一个是中国军人团队的“强者无敌”,一个是夏楠和军人个体的“勇者无惧”。采用设置节点冲突阻碍任务完成,延展剧情的容量,展现军人不畏强敌,保护侨民和中国公民的决心。这样使观众感受到国家的力量和中国人身份的自豪感。
主题内涵:战争与和平、尊重人生命的权力、崇高的军人形象与精神在影片中都得到展现。
《红海行动》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它能斩获36.5亿的票房,位列中国电影票房榜单第四。同时它在豆瓣上评分高达8.3,可以说它是一部票房与口碑齐飞的好电影。通过这样一部主旋律电影,我们可以看出其背后所要表达主题内涵,这也是值得我们探究的。
1. 以战争的残酷血腥来呼吁社会和平安宁。
影片作为战争动作片,没有像之前的战争片一样回避战场上血腥的场面,反而是通过几个近距离镜头展现战争的残酷,以表达人们对社会和平安宁的愿望。
第一个:汽车人体炸弹,残忍、血腥。蛟龙突击队去援助撤侨人员,在街道中与叛军展开了激战,其中对汽车炸弹的镜头展示比较直接。第一辆汽车人体炸弹从叛军方开过来时,政府军无法阻止,只能撤离,让出那一个据点。因为驾驶汽车的人不能停,即使开枪打死司机,汽车依然会向前行驶,直到控制遥控器的人按下爆破键。炸弹爆炸之后,政府军军人的尸体被炸的血肉模糊,士兵哀叫不已。
第二个:巴士被迫击炮击中后,车毁人亡。当蛟龙突击队与政府军车队前往巴塞姆时遭遇了叛军的袭击,迫击炮不停的袭击车辆。装满平民的巴士车,瞬间被炸飞,车内一片狼藉,血肉横飞,断肢残臂,存活的人都是 缺胳膊少腿的。
第三个:杀光所有的男人,建立人质营。当扎卡组织来到巴塞姆镇时,建立人质营,迅速将整个村庄的男人全部杀光。虽然影片没有直接呈现这一面,而是通过村民的口吻说出来,听到这个让人震撼不已。而且还将所有的女人与小孩强行驱逐,留下几个人为他们做食物,稍有不满就随意射杀。
影片中这种反映战场残酷血腥的场面还有一些,比如张天德被击中左脸颊那一幕,鲜血直流,露出牙齿,看起来异常的痛苦与恐怖;比如叛军分子用刀将夏楠助手阿布的头直接砍下来,鲜血淋漓;比如炮火中流离失所的女人与孩子那种无助的眼神……这些在影片中都得到很好的展示。
影片没有刻意去回避战争的残酷与血腥,反而是直面战场,通过精准的镜头语言展示战场的,模拟真实战场的真实性。从而达到呼吁人们热爱和平,向往平安的和谐社会。
2. 生命高于一切,在生命权面前,人人生而平等。
对于这个主题,是影片极为有深意的一个主题,值得任何一部主旋律电影制作人思考的。
影片中中国军人从保护每一个侨民的安全到深入街区战斗,解救被困侨民。不能落下任何一个中国人,当所有侨民和中国公民都营救出去后,唯一一个不在侨民队伍里的中国公民——邓梅,需要深入敌人后方阵地去营救。中国军人依然冒着生命危险,去营救这个中国公民。可就在关于营救人质邓梅时,杨锐与夏楠产生冲突,杨锐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营救完邓梅后愿意多救人质。当夏楠说出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就是死于恐怖袭击之后,杨锐立马决定营救完邓梅之后,也要把所有的人质全部救出来。
尽管那些人质不是中国公民,他们也不是黄种人,但是他们都是有鲜活生命的人。所以在生命权面前,人人都是平等,有能力救助的情况下,拯救他人性命,其实就是对人权的尊重。生命高于一切,生命只有存在才有意义,杨锐作为军人,体现了对生命平等的尊重,所以他才会决定要救出所有的人质。最终以2个军人的牺牲换取26条人质性命,这是伟大的事情。
影片这种对生命的不抛弃、不放弃,人人生而平等的生命权的阐述是比较到位的。就像徐宏冒死去救汽车炸弹里的人,冒死去排除巴士上的炸弹,他举动无非就是想多救几个人。这就是影片细微处彰显对人生命尊重的主题内涵。
3. “勇者无惧,强者无敌”的军人精神。
影片最终谢幕时荧幕上呈现的“勇者无惧,强者无敌”八个大字,它就是对中国军人精神的一种集中阐释。而影片中又无处不透露出这种霸气内敛的军人精神,让人振奋、自豪。
勇者无惧:撤侨遇阻,蛟龙突击队8人勇敢接受援助任务,丝毫没有退缩和畏惧。在与叛军交火期间,以少抵多,也丝毫不退却,以精悍的优势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面对危险不畏惧,这种行为源自内心强大的勇敢信念。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战斗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退缩的一方只能是失败的一方。勇敢前进不畏缩,才能在两军对垒中赢得最后的胜利。所以我们才看到蛟龙突击队援助撤侨成功、营救人质成功、追逃“黄饼”成功。这些都全面的展示了军队的“勇者无惧”。
强者无敌:战斗中除了勇敢的取胜信念之外,关键得有过硬的军事本领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影片中塑造这支队伍在现实中是存在的,是中国一支特种部队。这支部队可以从空中到陆地、从海上到水下任何地方都可以发起攻击。他被人们誉为“海上蛟龙,陆地猛虎,空中雄鹰,反恐精英”的中国海军特种部队“蛟龙突击队”。这8人在都具备扎实的军事素质之外还各有自己的特长,不仅单兵作战能力强,而且团结协作力量更强,是一支无往不胜的王者之师。当然影片没有渲染个人英雄们和主义,而是强调团队协作才是蛟龙突击队无往不胜的根本原因。
影片通过援助撤侨行动、拯救26个人志行动、追逃“黄饼”的正义之举,全方位展现了中国军人“勇者无惧,强者无敌”的威武形象与精神内涵。再次强调“勇”和“强”对于军队和国家的重要意义。
结语:
《红海行动》作为继《战狼2》后一部优秀的主旋律爱国主义电影,让观众看到的不仅是热血澎湃的战斗场面,还展现了中国军人勇敢无畏的仁义之师的风采。影片通过以真实的军事事件为剧情基础,扩展延伸剧情内容,设置剧情冲突,不仅丰富剧情还让中国军人形象完美的呈现在观众面前。
影片以丰富的主题内涵带给我们不一样的观影体验与思考。作为观众我们都知道,在和平的社会下,看起来一切都是安定祥和的,可现实是: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