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冠军女儿》:集深度与技术大成的颠峰之作
昨天去看了一部印度,《我和我的冠军女儿》是去年底上映的印度电影,并获得被称为印度奥斯卡的Filmfare Awards最佳影片,Aamir Khan第四度获得最佳男主角奖。
国人认识这部片,大致上都是从Aamir Khan开始,他是少数被全世界认识的印度影星,观众应该会记得他在《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的精彩演出。
Aamir Khan不但在印度是巨星,2013年《时代杂志》将他选为「100位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盛赞他为「印度的良心」,以表彰他在印度以自身的影响力改善社会陋习与公共政策的努力。
2001年,Aamir Khan主演了《荣耀之役》(Lagaan),一部以板球为题材,探讨印度与英国间殖民关系的电影,这部片入围了2002年的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2005年,他主演了描述1857年反殖民印度英雄挺身起义的电影,《抗暴英雄》(Mangal Pandey:The Rising)。自此,Aamir Khan奠定了民族英雄的形象,日后演出了更多谈论社会议题的电影,例如直指教育制度问题的《三傻大闹宝莱坞》。2012年,他以电影明星的身分,主持时事访谈电视节目《Satyamev Jayate》,尖锐深刻的探讨社会议题,例如非法堕胎、性侵儿童、医疗问题,种姓制度等等,凭藉著他的社会影响力试图改变社会,并获得许多成果。
而《我和我的冠军女儿》也同样不会只是一部商业电影而已,它是一部呈现印度社会重男轻女现象,彰显女权的电影。
真有其人的电影主角Mahavir Singh Phogat年轻时是一名角力选手,迫于经济困境,早早结束选手生涯,无法为国家拿下国际赛金牌,便寄望自己的儿子能继承衣钵,代他完成这个梦想。天不从人愿,他一连生了四个女儿,就是生不出儿子,灰心丧志的他渐渐地将自己的梦想埋葬起来。
某天他接到消息,自己的两个女儿跟邻居的两个儿子打架,轻鬆把对方揍得鼻青脸肿,他猛然醒觉,为国家拿金牌的梦想不一定要儿子才能完成,女儿们也继承了他的天分,便开始训练两个女儿学习角力。
这里要先说明一下,在官方宣传中都是使用「摔跤」这个词,但「Wrestling」这项运动目前的正式中文译称应该是「角力」。这是一种很古老的运动,公元元前708年就已经成为奥运项目,许多国家都拥有属于自己的角力形式与规则,后来更发展出为人所熟知的职业摔角,而女子角力是晚至2004年的雅典奥运才成为奥运项目的。
让女孩学习角力在当时并不是一个普遍为人接受的作法,尤其在重男轻女的印度,Mahavir的决定让他与女儿们成为村里人的笑柄。
印度的重男轻女问题非常严重,杀婴与堕胎层出不穷,四分之一的女性在童年时就会死亡,整个印度的男性比女性多了4000万人。频传的强暴女性事件也让女性外国旅客不敢至印度旅行,英国《每日邮报》曾将印度选为全世界对女性最危险的旅游地点第一名。
可以想见,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女孩们承受了多大的舆论压力与乡里耳语,加上Mahavir威权铁血的教育方式,父女在训练过程中的挣扎与对抗自是不可避免。
但一体两面的,以成为运动选手为目标,而不跟随旧俗像其他女孩一般早早在父母之命下走入婚姻成为男性的附属品,等同是为姊妹们打开另一扇自由的人生之门。两姊妹终于接受了这项安排,与父亲同心努力,往成为角力选手的目标迈进。
Mahavir与两姊妹在角力运动上的成就非凡,他们从地区性的小比赛开始,一路过关斩将成为国家代表队,进军国际比赛。电影后段在姐姐Geeta Phogat参加有53个国家,71支地区队伍同台竞技的大英国协运动会的过程中进入高潮。面对强敌挑战,并艰难的克服父亲与国家教练因训练方式不同所造成的风波,最终,Geeta成功拿下印度在国际赛事中的第一面角力金牌。
在真实世界裡,Mahavir不只训练了Geeta与Babita两姊妹,年纪更小的两个妹妹,以及另两个姪女也都被他训练成了角力选手,而且六个人通通获得过国际角力赛事奖牌,他也因此受印度政府颁发国家奖章。
坦白说,若是单谈剧情,这部电影毫无特出之处,无论是描述亲情纠葛或是运动比赛过程,都是八股老套的故事走向,甚至片尾大结局,恐怕超过一半的观众在当下就能清楚预见。
但是,这么平凡的剧情,却在导演优秀的电影节奏掌控之下,让长达2小时40分钟的电影全无冷场。如此的片长,要做到没有任何拖泥带水,没有多余的情感描绘,没有无意义的画面铺陈,是极度的不容易,若不是预先就知道这部电影有161分钟的话,很可能会以为这只是一部90分钟的电影。
能达成这种效果,最大功臣是电影配乐,这部片虽然不是大多数人印象中的宝莱坞歌舞片,不会有一群人莫名的忽然站起来跳排舞,但依然保留了不少音乐剧元素,电影插曲的歌词都与当时的剧情密切相关,有些歌曲甚至直接将剧中人心里的台词唱了出来。
电影配乐与影片节奏、影像表现紧密的搭配在一起,许多时候大喇喇的程度像是在说:「对,我就是要用这个突然出现的鼓声做效果!」虽然非常刻意,但效果奇佳,完全不会让人感觉不适当,合拍到甚至令我产生一种错觉:这整部片是先写好配乐再拍摄影像的。作为运动竞技电影的插曲,实在热血到不行:
另外,本片的动作设计极为成功,角力并不如柔道般的为台湾观众所熟悉,但精彩的动作设计将角力比赛的强大张力发挥的淋漓尽致,动作展现出的力度非常饱满。利用比赛解说员的旁白,让不谙角力规则的观众也能沉浸在比赛的紧张气氛中,即使明明知道主角不可能输,还是会时时刻刻握紧拳头,随著剧中比赛的进行在心中加油呐喊。
片中所有演员的角力动作都是亲身上阵,男主角Aamir Khan与四位分别饰演两姊妹成年前与成年后的演员们,都接受了长达九个月的角力训练,饰演Geeta的女演员甚至因此左脚骨折,这才创造出电影里逼真的动作场面。
Aamir Khan除了要接受专业角力训练之外,因为必须演出拥有结实肌肉的年轻时身材,与年老发福的肥胖大叔身材,只有165公分的他先是增胖到97公斤,体脂肪37%,再花五个月的时间减到剩下9.67%。这样辛苦的付出是有回报的,体态的大幅变化让Aamir Khan连呼吸、行走等一切动作都自然的跟著改变,更能够成功的说服观众。
重点是,Aamir Khan已经52岁了啊啊啊啊!他在演《三傻大闹宝莱坞》里的大学生的时候就已经44岁了啊啊啊啊!
这部片的成就是多方面的,除了作为一部票房大获成功的商业电影,在导演、演员、影像、音乐等各方面细致且完美的结合之外,具社会意识的主题论述并没有因为它的商业性而遭到减损。同时,无论是在宝莱坞持续尝试歌舞片型以外的电影类型,或是让世界看见宝莱坞的不同可能,《我和我的冠军女儿》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最后,这是一部很犯规的催泪电影,笔者自己散场时哭到看不清路,请务必准备面纸,并从电影一开始就拿在手上以免遭到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