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弦戏 大弦戏全场戏
1、曲艺类中包括哪些剧种啊?2、什么剧是河南的地方戏3、古会请神4、中国有哪些戏曲剧种?
曲艺类中包括哪些剧种啊?
全国曲艺种类繁多,有说的,有韵诵的,有坐唱的,有立唱的,有半说半唱的,还有连唱带舞的,各不相同。
根据脚本特点、演出形式和音乐曲式,大体上可以归纳成评书、相声、快板、鼓曲、说唱大书等五大类。
中国曲艺的类别和曲种,传统戏曲文化评书类评书特点是只说不唱,由一个演员讲故事。
"评"是用评语评论的意思。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评书是"话则本之街谈巷议,事则取其直说明言"。
评书一般都用普通话讲述,也有使用地方方言的,如四川评书、湖北评书等。
著名的评书表演艺术家做到老书新说,旧书新评,爱听众之昕爱,恨听众之所恨。
一个演员,一块醒木,一把扇子,就产生了"全凭一张口,满台风雷吼"的艺术魅力。
中国曲艺的类别和曲种,传统戏曲文化相声类相声是从民间说笑话发展成的,具有轻松、活泼、滑稽、风趣的特点,又能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言和表演,增长群众的知识,满足群众文化娱乐的要求。
最常见的形式是一个人说的单口和甲乙二人捧逗争哏的对口。
三人以上的群口,已很少有人表演。
南方的独角戏 滑稽、四川的相书都属于这一类。
中国曲艺的类别和曲种,传统戏曲文化快板类快板包括快板书、对口快板 数来宝、山东快书、天津快板、竹板书等曲种。
它由一两个演员韵诵,演出时用竹板、节子板、铜板 鸳鸯板击打伴奏。
快板原是单纯叙事的,没有故事情节,干板垛字,节奏较快。
增添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后,发展成快板书。
山东快书则是从竹快板书演变成的。
中国曲艺的类别和曲种,传统戏曲文化鼓曲类鼓曲音乐性较强,以演唱曲词为主。
曲艺中三分之二的曲种都属这一类。
可分成七种: 一弹词弹词盛行于我国南方。
一般是由两个人弹唱,一人弹三弦,一人弹琵琶,有说有唱,称为双挡。
也有一个人自弹自唱的。
苏州弹词和扬州弹词,演出形式完全相同,讲究"说噱弹唱"。
开书前所唱的"书帽儿"叫"开篇"。
苏州弹词在创腔上流派纷呈,各有特色。
二大鼓大鼓流行于华北、东北等地区。
一般用三弦伴奏,演员打鼓演唱。
也有的不用乐器伴奏,只打鼓演唱。
它是黄河流域的产物,盛行于清末,是从民歌小调发展变化来的。
北方大鼓最早的一种是犁铧大鼓 即山东大鼓、梨花大鼓,它的曲调唱腔是从鲁北农村中一种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民歌发展成的,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淳朴健康的乡土气息。
(三)渔鼓和道情渔鼓用渔鼓和简板为伴奏乐器,共同特点是以唱为主,以说为辅,有的只唱不说。
表演时,用右手手指敲击渔鼓。
渔鼓是用八节竹筒,在顶端蒙上羊皮或猪护心皮制成的。
传统节目中有很大一部分宣扬道教的出世思想,所以又名"唱道情的"。
湖南、湖北、广西、江西、四川等地区都有这个曲种。
独唱的较多,也有对唱的。
流行在华北地区的河南坠子也是由"道情"与河南民歌融合后,添上坠琴伴奏而发展起来的。
中国曲艺的类别和曲种,传统戏曲文化(四)牌子曲凡采集民歌小调或其他曲牌连缀起来演唱的,都属于牌子曲。
这种联-曲体都是前边有曲头,后边有曲尾,中间加上许多曲牌,创作时按曲牌规格填词。
牌子曲在京、津两地也有叫单弦的。
河南的大调曲子,甘肃的兰州鼓子,青海的赋子腔,山东的八角鼓,以及四川清音、上海说唱等;都属于这一类。
这类曲种音乐性较强,长于抒情和叙事。
(五)琴书琴书由于主要伴奏乐器是扬琴而得名。
扬琴是波斯乐器,流入我国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可以说琴书是一种"洋为中用"的形式。
琴书一般是两个人演唱,演唱兼伴奏,一人打扬琴,一人拉坠琴。
也有加上古筝或配上软弓子小胡琴的,还有以三弦代替古筝的。
山东琴书、徐州琴书大体相同。
常德丝弦、四川扬琴、北京琴书等也属此类。
(六)杂曲杂曲是从民间小调、劳动号子、货声等发展起来的各种小调小曲。
如天津时调,湖北小曲,关中曲子,四川盘子,工鼓锣,小热昏,大广弦等,品种很多。
曲调优美动听。
有些地区曾把某些小曲引入音乐范畴。
(七)走唱走唱边舞边唱,音乐性和动作性都较强。
如二人转由一男一女扮作一旦一丑,虽然化妆,却仍以演唱者的身份叙述故事,摹拟角色。
演唱时,一人耍扇子,一人耍手绢,边耍边舞边唱。
二人转最初是农民的"庄稼耍",包头的擦粉戴花,穿花衣服拿扇子、手绢儿;扮丑的手持霸王鞭,在平地边扭边唱。
什么剧是河南的地方戏
问题一:河南的地方戏主要有哪些? 河南被人们称为戏曲之乡、因为这里有光辉灿烂的戏剧文化。
丰富多采的戏剧种类,在河南戏剧园地争奇斗妍。
明清以来,在河南有据可查的曾经流行的剧种有45种之多。
到了80年代,有专业或业余剧团演出的戏曲剧种仍有31种,主要有豫剧、宛梆、怀梆、怀调、落腔、道情戏、豫南花鼓戏等等。
这些剧种风格各异,迥然有别。
大体上可以把它们分为地方大戏和地方小戏。
所谓大戏,就是较多地上演反映政治斗争、军事斗争这类社会重大问题的剧目,行当齐全,生旦净末丑均有,而又往往以黑脸、红脸、为主,豫剧、越调、大平调、怀梆、怀调、大弦戏等就属于此类。
这类戏,都有热烈、红火、激昂、明快等特点。
问题二:河南有那些戏曲剧种?著名的有哪些? 河南戏剧:河南为曲艺之乡,豫剧是中国四大剧种中历史文化最为悠久的剧种,听众人数居全国第一。
明清以来,有据耿查的剧种有45种之多。
到了80年代,专业或业余剧团演出的戏曲剧种仍有31种,主要有豫剧、曲剧、越调、豫东调、四平调、豫东琴书、大平调、宛梆、怀梆、怀调、落腔、道情戏、柳琴戏、坠剧、豫南花鼓戏、蒲剧、大弦戏、京剧、二夹弦等。
问题三:河南有什么戏剧? 河南被人们称为戏曲之乡、因为这里有光辉灿烂的戏剧文化。
丰富多采的戏剧种类,在河南戏剧园地争奇斗妍。
明清以来,在河南有据可查的曾经流行的剧种有45种之多。
到了80年代,有专业或业余剧团演出的戏曲剧种仍有31种,主要有豫剧、曲剧、越调、大平调、宛梆、怀梆、怀调、落腔、道情戏、四平调、柳琴戏、坠剧、豫南花鼓戏、蒲剧、大弦戏、京剧、二夹弦等等。
这些剧种都有属于戏曲大家族,它们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但细细品味,又风格各异,迥然有别。
大体上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地方大戏和地方小戏。
所谓大戏,就是较多地上演反映政治斗争、军事斗争这类社会重大问题的剧目,行当齐全,生旦净末丑均有,而又往往以黑脸、红脸、为主,豫剧、越调、大平调、怀梆、怀调、大弦戏等就属于此类。
这类戏,都有热烈、红火、激昂、明快等特点。
地方大戏多演政治斗争、军事斗争等社会问题的剧目,并不能否认它同样也上演一些反映家庭生活情趣的剧目。
而且随着社会生活中民主意识的增长,反映普通人悲欢离合的剧目还在不断增加。
而地方大戏在上演此类剧目时,也往往行当较全,矛盾冲突较为尖锐,情节较为复杂,场面也较为庞大。
所谓地方小戏,是多演表现家庭纠葛、生活情趣的戏。
它以小生、小旦为主,或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称为二小戏或三小戏。
在河南,曲剧、二夹弦、道情戏、豫南花鼓戏等,都是地方小戏。
河南的地方戏剧种近80%是产生于清代。
清代的乾隆、嘉庆年间,中国戏曲的发展进程出现了一个重大转折,原来风靡全国的大剧种昆曲,逐渐出现了衰败趋势,而产生于民间的各种地方戏剧种,在与昆曲的竞争中取得了优势。
戏剧史家们称这段历史为花雅之争。
花就是花部,指地方戏剧种;雅就是雅部,指昆曲。
河南为数众多的地方戏剧种正是在花雅之争的风雨中产生、发展、成熟的。
1956年底,河南举办了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
这是一次河南地方戏的大展览、大检阅。
23个剧种,演出93个剧目,真可谓百花争妍,一片繁荣。
多年来,尽管河南地方戏的发展也曾遇到过不少曲折和艰难,但它是扎根于民众的艺术,一直受到人民大众的喜爱。
河南人向外地人说起豫剧,往往眉飞色舞,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外地人对河南人提起豫剧,也大都跷指称赞。
可以说,豫剧是河南人的骄傲。
豫剧具有光辉灿烂的发展历程,诞生之后,不断向外拓展,不仅生根开花于河南全省的城镇乡村、平原山区,而且流布了全国16个省区,专业剧团数量最多时达到39个,居全国360多个剧种之首。
《花木兰》、《穆桂英挂帅》、《七品芝麻官》、《朝阳沟》等剧目风靡全国,家喻户晓。
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从宝岛台湾到鸭绿江畔,无处不有豫剧迷。
进入80年代后,不少艺术门类,所有戏曲剧种都在惊呼危机!而豫剧却在与困难的奋力拼搏中显示了它特有的生命力,继续为自己赢得了荣誉。
豫剧的上座率、自给率,豫剧的演员人数、观众人数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豫剧大约产生在清代乾隆 1736-1755年间,那时叫河南梆子。
到了清代末年,河南全省各地都有了河南梆子戏的演出团体。
所以,我们把从乾隆年间到清代末年这一段时期叫作河南梆子的产生和成长期。
到了中华民国时期,河南梆子进入了成熟时期。
1914年,有一个戏班叫义成班,班中有个名演供叫时倩云,进入了开封羊市街普庆茶社演出。
别轻看了这次演出,它可是河南梆子发展历程中的一个转折。
所谓普庆茶社,就是当时的茶园兼戏院的娱乐场所。
原来的梆子戏都是在乡村的广场高台上演出,这次演出,算是进入城市戏院的开始,此后由小戏院到大戏院,逐渐扩大了梆子戏的影响,提高了...... 问题四:我们国家河南省的地方剧是什么? 河南地方戏兴起大约在明末清初,发展至今,除豫剧、曲剧、越调三大剧种外,各种剧种达二十一多个。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产生于明末清初,多以清唱为主,深受老百姓喜爱。
其发展速度迅速,流布地域不断扩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不同分支:有以开封为中心的祥符调,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调,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调,还有活动在漯河、许昌、周口一带的沙河调。
豫剧演唱以名角为主,逐步形成了常香玉、陈素贞、马金凤、闫立品、崔兰田五大名旦表演流派,常派激昂奔放,陈派明快清新,马派刚健明亮,崔派深沉含蓄,闫派细腻委腕。
豫剧的风格首先是富有 *** 奔放的阳刚之气,善于表演大气,善于表演大气磅礴的大场面戏,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其次是地方特色浓郁,质朴通俗、本色自然,紧贴老百姓的生活;再次是节奏鲜明强烈,矛盾冲突尖锐,故事情节有头有尾,人物性格大棱大角。
曲剧是在河南曲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起初是表演者边踩高跷边唱曲子,后发展成高台曲,出现了一大批戏班,演出的传统剧目200个左右,一般多以民间故事、家庭生活、儿女恋情为主要题材,唱词道白通俗,富有生活情趣,主要代表剧目有:〈胭脂〉、〈闫家滩〉、〈陈三两爬堂〉、〈卷席筒〉、〈风雪配〉、〈寇准背靴〉等,主要名角有:张新芳、王秀玲、高桂枝等。
曲剧的现代戏代表剧目有〈酷情〉、〈李豁子〉、〈五福临门〉等,剧目以生、旦、丑为主,擅长唱功戏,其唱腔曲牌有150多个,表现活泼欢快情绪的有[银扭丝]、[太平年]、[垛子]等,表现悲伤哀叹情绪的有[在汉江]、[诗篇]等,表现激昂愤慨情绪的有[阳调]等,根据剧情和人物情感的需要,可将几种不同调门的曲牌组合,其唱腔朴实自然、悠扬缠绵,抒情性强,生活气息浓郁。
越调 越调主要流行于河南南部、东部,影响较大的演员有申凤梅、毛爱梅,各表演行当一般以唱取胜,表演质朴粗犷,生活气息浓厚。
越调传统剧目有500多个,经常上演的传统剧目有《收姜维》、《诸葛亮吊孝》、《李天保吊孝》、《白奶奶醉酒》、《三请诸葛》等,新编的现代戏有《扒瓜园》、《卖箩筐》、《吵闹亲家》等。
越调原有的传统戏结构严阵以待格,唱词少,道白多,语句比较文雅深奥,唱调按一定的曲牌和调门演唱,根据说唱故事和小说新编的剧目,唱词多,道白少,通俗易懂。
唱腔曲牌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调口的说法,现代音乐唱腔一般以真嗓为主,假嗓为辅,唱词多七字、十字格律。
其他剧种 河南流行的其他剧种有大平调、怀梆、怀调、宛梆、大弦戏、落腔、道情、坠剧、海平调等,这些剧种,音乐唱赋地方色彩,其演出活动各有自己的范围区域,深受当地观众喜爱。
问题五:什么口是河南的地方戏 河南地方戏剧中繁多主要以豫剧,曲剧,越剧为主要剧中,其他还有道情,大平调,四平调,河南坠子等。
问题六:河南有哪些出名的戏曲? 自然戏曲是 豫剧,但是具体上还有很细的划分,[很高兴为您解答啊,下面我慢慢打字,一定要采纳啊!]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
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所以称豫剧。
豫剧在安徽北部地区称梆剧,山东、江苏的部分地区仍称梆子戏。
剧种主要有豫剧、曲剧、越调、大平调、宛梆、怀梆、怀调、落腔、道情戏、四平调、柳琴戏、坠剧、豫南花鼓戏、蒲剧、大弦戏、京剧、二夹弦等等。
。
。
比较出名的有《朝阳沟》、《小二黑结婚》、《人欢马叫》、《倒霉大叔的婚事》、《试夫》、《苹果,红了》、《泪洒相思地》等等。
据1956年统计,传统剧目有647个。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对花枪》、《三上轿》、《宇宙锋》、《地塘板》、《提寇》、《铡美案》、《十二寡妇征西》、《春秋配》等。
1949年以来,整理、改编的传统戏有《红娘》、《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破洪州》、《唐知县审诰命》、《打金枝》、《三哭殿》等;创作改编的现代戏有《朝阳沟》、《刘胡兰》、《李双双》、《人欢马叫》,移植演出的《小二黑结婚》、《罗汉钱》、《祥林嫂》、《五姑娘》、《红色娘子军》等许多剧目。
等。
其中《花木兰》、《花打朝》、《穆桂英挂帅》、《梵王宫》、《洛阳桥》、《七品芝麻官》、《秦香莲》、《包青天》、《朝阳沟》、《人欢马叫》郸几十部均摄制成影片。
问题七:河南的戏曲叫什么 河南\豫剧、越调、河南曲剧 安徽\黄梅戏、徽剧 上海\沪剧 陕西\秦腔 东北\梗二人转、二人台、吉剧、龙江剧 浙江\越剧、绍剧 四川\川剧 江苏\淮剧 问题八:河南戏剧都有哪些剧种? 30分 主要有豫剧、曲剧、越调、大平调、宛梆、怀梆、怀调、落腔、道情戏、四平调、柳琴 问题九:河南都有什么戏曲? 好多!主要有豫剧、曲剧、越调、大平调、宛梆、怀梆、怀调、落腔、道情戏、四平调、柳琴戏、坠剧、豫南花鼓戏、蒲剧、大弦戏、京剧、二夹弦等
古会请神
古会在老家已经延续了三十多年,但我还是第一次见识了人们是怎么请神的。
我们这里一年一度的古会,就是请戏班子在固定的地点唱大戏,一般都在寺庙前,以示人们对神仙的感激之情。
所谓请神,是人们用一种很隆重的方式请神仙到古会现场听大戏。
现在大弦戏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了,其中的唱腔已被我们当地人们所喜欢。
尤其老年人,不顾春寒,穿着棉衣,晚上在露天广场听戏到十一点。
今年,因为小女儿要去看,我就陪孩子去了。
小孩子举着彩旗,当届会首和往届会首,以及他们的妻子,紧随其后,秧歌队,舞狮队,还有锣鼓队,浩浩荡荡,一派热闹的景象。
她们分别到关爷庙,老爷庙,老奶庙,孔子庙请神,无论在哪一处请神,场面都很壮观。
这次我们终于在孔子庙看到,人们是如何虔诚地请神的。
首先大会首带领小会首及家人先在庙内上香,然后礼炮四起,整个庙前都是鞭炮的纸屑。
孩子们举着旗帜威武地站在两旁,在锣鼓喧天的演奏中,秧歌队出场了,她们穿着红色和绿色的统一服装,头戴发饰,拿着扇子,在庙前尽情的舞动,生怕那点出了差错。
接着是舞狮队,在领队一声令下,他们两人一组,顶着狮子头朝前勇猛的一拜。
然后会首带着这浩浩荡荡的队伍就向最后一站出发了。
最后是主会场——靳家祠堂。
所有的神都被请到这里。
两层楼的祠堂面朝南,戏台正好面向北。
依旧先是鸣炮奏乐,紧接着,今年会首,往届会首及家人跪拜祈福,那虔诚的样子让人感动。
一堆堆的纸元宝真的像金山一样,被堆砌在火炉中,熊熊的燃烧,人们所有的期盼与愿望也好像都带给了神仙,得到了神仙的赐福。
舞狮队气势更高涨,拜神,求福,全身的力气都投入其中。
秧歌队在宽大的广场,个个洋溢着笑容,灵活地扭动着腰肢,无论老少,都尽情表达着自己美好的愿望。
她们一会儿变换队形,一会儿变着花样,一会儿互相比试,一会儿又互相逗弄。
别看穿着鲜艳的红色和绿色秧歌服,有的都是年近六十的大妈了,加上头饰的陪衬却显得青春靓丽。
最后请神圆满结束,秧歌队的大妈们辛苦了,舞狮队的小伙子也辛苦了,还有锣鼓队的大叔也不轻松,据说昨天晚上敲鼓那个大叔手腕疼的筷子都拿不好了。
万事俱备,只等着大戏开场了。
人们高涨的情绪,热烈的气氛,虔诚的味道直到现在还荡漾在整个气场之中。
愿天下太平,阖家安康!
中国有哪些戏曲剧种?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分别是指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中国各民族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而在其中,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依次称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
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