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女性|单杏花:12306背后的“最强大脑”
她17岁走出家乡,第一次坐上火车,踏上求学路,车站里排长队购票的场景清晰地印在记忆中,却未曾想到会和铁路结下深厚情缘。
几年之后,她成为解决购票难题的重要参与者。
她是中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研发的技术带头人——单杏花,12306背后团队的灵魂人物。
单杏花,女,1974年出生,江西婺源人。党的十九大代表,研究员,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所副总工程师兼12306技术部主任,先后获得铁路青年科技拔尖人才、第二届中央国家机关青年五四奖章、火车头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中国铁道学会、中国计算机协会高级会员。
点击网址观看视频↓↓https://c.quk.cc/3/b95/ihf5ma3r32o >
“其实我的历程可能是大多数70年代初出生的人都有过的历程。有记者朋友曾说过我的经历和故事就像整个70后一代的缩影,这些经历和故事可能在你们身上都再也不会遇到,但这些锻炼了我的毅力、磨练了我的意志、坚定了我的信念。”
吃过的苦头是人生的财富
单杏花的家乡是江西省婺源县思口镇,她曾这样讲述自己的贫寒家境:“我家兄弟姐妹四个,因那个年代的特殊情况,家里格外要穷一些,哥哥是读初三时的冬天辍学的,因为家里实在是供不起了;姐姐是读完小学四年级辍学的,因我爸是耕田的,公社分田到户时家里分了头牛,家里的那头牛只能让我姐姐放,那时姐姐10岁,我6岁,弟弟比我小两岁。我小学1年级到3年级,是在村里读的,三个年级共一个教室,学校就一个老师。小学4年级到5年级,是在大队村里读的,每天往返20里地,学校有两个老师,一个年级一个。1985年,11岁的我,考上了初中,到了思口镇唯一的中学,开始住校,离家30里地,学校食堂只卖饭不卖菜,每周走路回家一趟,从家里带菜,冬天可以带点新鲜的蔬菜吃几天,夏天因为蔬菜会馊,则只能带盐巴炒的丛菜、辣椒酱或霉豆腐等,一年也就过年时能吃上一次肉。”
最苦的活是暑假割稻子,最恐怖的活是插秧一个月后的耘田,最累的活是从深山里打猪草背回来……周末或寒暑假放假回家时,单杏花必须要帮家里干农活,农村所有农活她都会,锄地、种菜、砍柴、插秧、割稻子等,而且只要放假,家里的那头牛就由她负责,典型的一个“女放牛娃”。有一次卷着裤腿用脚给秧苗除草,被泥蜂蛰了,她疼得三跳两跳跑上了岸,“我爸还笑着说你有本事将来考出去,就不用被泥蜂再蛰了。”
1988年,单杏花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婺源二中(现在的天佑中学),而99元的学费对她的家庭来讲是笔巨款。外婆认为女孩子早晚要嫁人,读那么多书没什么用,但父亲还是咬咬牙,四处借钱凑齐了99元的学费,对她说:“将来能考上大学是你的福气,考不出去,我就当这钱扔到村口的深水潭里了!”“我当时就想,我一定要努力考上大学。”单杏花回忆,高中三年确实是非常辛苦的三年,由于离家有60里地,每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几乎以吃丛菜、酸菜、辣椒酱、豆腐乳为主,但生活上的这些苦,她当时一点也不在意,想着的是如何学好每一门功课,如何追上比自己学习成绩好的同学。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努力,1991年,单杏花顺利考取了西安工业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大学四年,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她省吃俭用、勤工俭学,学习上也一直没放松,怕一放松就拿不上奖学金,成绩一直都排在班里前5名,为后来的专业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1996年,为了更好地深造,单杏花考上了华东交通大学的研究生,主修交通运输工程与控制。“我9月份入学,9月底就接到学校通知,被派至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参与全路客票系统的研发推广工作,就此开启了我的职业生涯。”
挥洒的汗水是成长的记录
正是在1996年,中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研发项目启动,来自不同高校的28个人和铁科院电子所组成的团队启动了第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远征。“1996年10月到北京后,我心里是忐忑的,总觉得计算机的专业技术知识虽是有所掌握,但怎么用到项目中去,自己毫无信心,我就制定了自己的学习和实操计划。除了上下班时间跟师傅们学之外,中午午休前我必须再看30分钟的书,晚上下班后我再在电脑上多操练1小时,晚上睡觉前再至少学习30分钟。就这样,我的业务和技术都进步很快。”同年12月底,项目负责领导就安排了单杏花等华东交大的四个人,去九江站进行客票系统1.0版本的推广。
“那时候,1.0版本的系统很脆弱,需要针对每个站做优化调整,没有师傅、没有指导书,我就要独立负责后台和前台的很多子系统。很紧张,最怕票卖不出来,或是票卖错了,又或是钱没收对。结果还好,在我们4人的通力合作下,系统在九江站顺利上线运行,实现了九江站从手工售票向计算机售票的转变。从那时起,我开始对自己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有了信心。”
此后,系统从1.0版本到5.0版本,再到新一代,从手工售票到计算机售票,从车站独立售票到全国联网售票,再到铁路12306互联网售票,单杏花不断学习业务知识和技术知识,从学习协助到独当一面,从主持负责到总体设计,她说,“我在这过程中获得了成长、坚定了信念、学会了担当。”工作期间,她对铁路客运相关的业务也越来越熟悉,包括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运行图编制、客规、运输组织、售票组织以及收入、清算等等,铁路客运领域的人都开始把她当专家。后来,她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也越来越了解,国内外学习交流也日益频繁,在这些过程中,她不断取得经验,也获得成长。
不断的创新是进步的源泉
2005年,单杏花主持铁路客票系统5.0版本的设计、研发和推广工作,5.0版系统推出后,经过实际运行数据测算,新功能为铁路客运至少每年增收30亿元以上。2011年之后的5年里,她带着团队再一次踏上了新的征程,研发以铁路12306互联网售票为标志的新一代客票系统。时间紧、任务重,单杏花团队从需求分析、流程梳理到结构设计,再到研发、测试、部署、调试,加班加点,用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于2011年6月12日成功实现京津线列车互联网售票,标志中国铁路进入电子商务时代。
然而,中国春运“井喷式”购票请求,使12306网站在2012年春运中几近崩溃,单杏花带着团队核心骨干,每天白天跟踪系统运行状况,分析压力最大的环节,思考解决方案,优化系统,晚上23:00待系统停售之后,就上线白天优化的内容,再进行全面的测试,到凌晨3、4点钟,再去休息,早6:30再起来观察晚上升级的效果。一天连着一天,几乎50多天时间都是这么渡过的。最终,那一年春运高峰日网站点击量超过了14亿次,高峰日售票量达到119.2万张,都超出了原设计的能力。
此后,经过持续不断的优化调整,12306海量高并发交易访问的难题被攻克,使系统成为全球最大的票务交易系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2014年春运前,12306手机订票客户端上线,铁路售票进入“拇指时代”。目前,12306网站售票处理能力已提升到1500万张/日,2018年春运高峰日点击量已超1500亿次,是2012年春运的100倍,高峰日售票量已超110万张,也是2012年春运的100倍,铁路12306已成为铁路售票的主渠道。“因为有了铁路12306,旅客以前通宵达旦排队买票的现象彻底消失,大量特警维护购票秩序的现象也一去不返,车站周边的交通压力也得到了缓解,车站也不再需要聘请大量专科学生帮助春运售票,车站售票员逢年过节也可以回家吃个团圆饭了。经测算铁路12306每年为铁路节约售票成本至少3亿元以上,每年为社会节约购票的直接交通成本至少是100亿元以上。”单杏花说。
为了实现系统的持续优化和升级,加班是常态,熬夜进行系统施工是团队的家常便饭,然而单杏花和她的团队,一直在铁路客票技术创新领域默默坚守耕耘。优化12306核心系统架构,持续提升用户购票体验,实现了很多技术和服务创新,如自助验证取票、人脸识别进站、互联网订餐、重点旅客服务预约、遗失物品查找、机器人问询、动车组Wi-Fi服务平台、动车组选座和接续换乘服务……网络上“吐槽”的声音渐行渐远,表扬的声音日益增加……“铁路的售票系统是路内外专家多年的心血凝聚而成,我得做好传承。”这是单杏花心中的梦想与信念。
内心的热爱是前行的动力
在2000年前后,当年一起去参加客票系统1.0版工作的7所高校28个师生,先后都各奔了前程,而单杏花却坚定地留了下来,期间有公司愿意出4倍于当时的薪酬聘她,但被拒绝了。“因为我确实喜欢并爱上了这份事业,我喜欢一次又一次为铁路实现客运业务创新的获得感,喜欢研发的软件在出现故障并修复后的喜悦感,喜欢旅客购票出行获得便利后在网上给出好评的幸福感。为此,我坚定了我的信念,那就是,要用技术去提升铁路的运营管理水平,要用技术去提升铁路旅客出行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有了这样坚定的信念,我感觉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精神的寄托,也能更加踏实地研究、更加勤奋地攻关。”单杏花努力了二十年,有过痛苦,有过快乐,她说成绩应归功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归功于铁路的大发展。
2018年12月24日,在中国铁路科技创新成就展上,单杏花就2019年春运售票情况进行预估:春运期间单日峰值将超过1400万张,其中12306线上部分超过1200万张,网上售票渠道占比超过80%。她还介绍了2019年春运售票增加的新功能:优化了购票流程,改善了用户体验,“候补购票”功能也将上线。不远的将来,铁路车票将实现并推行无纸化,目前正在试点,凭借身份证或 12306 手机APP的乘车二维码验票乘车。
1月6日即将开售大年三十的火车票了,单杏花的表情包又开始流传,“转发这个姐,你们都能买到票”,让每位旅客都能方便快捷地买到车票,这一定也是单杏花的心愿。
来源:女性之声APP综合
资料:铁科院 华东交通大学 先锋婺源 站长之家等
编辑:姚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