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前“小姚明”张佳迪去世,郭士强痛哭惋惜,其骨灰撒向了大海
你相信命运吗?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被奉为“国漫巅峰”,其中哪吒怒吼出的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感染了不少观影的人。
就是这一句烂俗到不能再烂俗的话,冲击到了多少人的泪点。为什么?所以你相信命运吗?你敢直面命运的不公吗?
有一个人敢!他就是CBA辽宁盼盼队的前职业中锋——张佳迪。
1988年的夏天,在辽宁鞍山,一个男婴呱呱坠地,为这个平凡的工薪阶层家庭,平添了一份喜气。
张佳迪的出生无疑是平凡的,张佳迪父亲是鞍山的一名普通铁路工人,而她的妈妈曾经是一名篮球运动员。
但是张佳迪的家庭无疑是充满温馨的,虽然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但是张佳迪的素质教育却没落下,六岁的时候就开始跟妈妈打篮球。
九十年代初期,张佳迪的妈妈无奈下岗,只能找其他的工作户口,而一家人的吃穿用度,全都落在了张爸爸的身上。
白天爸爸负责赚钱养家,妈妈就在家辅导孩子的学习,学累了也陪他打打篮球,从小张佳迪的体质就比一般的孩子强。
可以说张佳迪的童年一点也不富裕,甚至日子还过得紧紧巴巴的,但是爸爸妈妈给张佳迪的爱却一点都不少。
小小的张佳迪由于妈妈的影响,很早就表现出了自己出色的运动天赋,但那时的他并没有走妈妈的“老路”,而是被安排去参加了排球兴趣班。
在学校排球队的张佳迪一直是个特别出挑的存在。小张佳迪的身高特别有优势,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无论是弹跳能力还是耐力,张佳迪都有十分出色的表现,连当时他的排球教练都说,“张佳迪是个好苗子!”
本来会按部就班地在排球事业上发光发热的张佳迪,却在13岁时,迎来了他第一个“命运”的拐点。
那时候的张佳迪刚上初中,就已经被选入了辽宁排球的“青少年训练队”,而13岁身高一米八的他,特别容易被关注。
于是在教练的建议下,张佳迪去到医院接受了骨龄检测。而检测的结果是,张佳迪的身高很有可能突破两米二。
这无疑是个惊人的数字,在当时运动员的身高甚至连两米一的都少有,而两米二六的姚明更是后来才成名的。
而当时张佳迪所在的排球队,对身高并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反而是作为一个篮球运动员更能发挥他的优势。
在得知张佳迪的骨龄测试结果之后,他所在城市的体育圈子一下子沸腾了,毕竟这样难得一见的“好苗子”应该被重点培养。
当时还在排球青训队的张佳迪很快收到了许多篮球教练递出来的橄榄枝,而他本人对篮球的兴趣也是远远大于对排球的。
于是张佳迪“听从了内心的召唤”,“半路出家”成为了一名篮球运动员。
而直到张佳迪离开这个世界之前,他都保有着对篮球的高度热情,可以说他是一个用生命打篮球的人。
决定投身篮球事业之后,张佳迪没日没夜的训练,为他所热爱的事业不断的练习着,希望有朝一日能入选CBA。
张佳迪因为身高,常常会有人将他与前辈姚明进行比较。虽然张佳迪在身体素质和品格上与姚明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张佳迪的篮球之路却并不像姚明那样的顺利,不仅不顺利,可以说他是为了梦想而一路披荆斩棘。
在2006年时张佳迪因为卓越的篮球天赋,加入了辽宁省青训队。张佳迪非常珍惜这个机会,训练也尤其刻苦。
同年他因为卓越的天赋和身高优势,被列为“种子选手”进行培养。当时NBA开办了一个“大个子训练营”,张佳迪也受邀前往美国特训。
而被精心筛选出来的张佳迪,并没有辜负队里的期望,在异国他乡也是日日刻苦训练。当时负责他训练的教练也对他赞不绝口。
当时NBA的教练,传授了张佳迪不少临场发挥的技巧,而张佳迪的勤奋也让他颇受赏识,甚至有人称他为“小姚明”。
不过同人不同命,姚明的际遇和张佳迪还是有天差地别的。无论是身体条件还是个人出身,姚明的成功都是难以复制的。
而张佳迪归根结底,只是一个没有挣脱命运的普通人而已。虽然没能摆脱命运的轨迹,但是他对命运的抗争却依旧发人深省。
回国之后,张佳迪依然是没日没夜的辛苦训练,终于2008年他的付出有了回报。他得到了人生中第一次进入CBA的机会。
2008年CBA的浙江广厦队从辽宁队引进了张佳迪,但是张佳迪并未得到当时主教练的重用,相当于做了两年的冷板凳。
而两年后,张佳迪重返辽宁队,作为中锋的他回归辽宁队后,发现队里引进了韩德君作为中锋位置,而职责的重复注定了他依然无法得到重用。
这几年的篮球生涯可以用“郁郁不得志”来形容,而张佳迪没有别的办法只能通过更加刻苦的训练,希望能谋得一线生机。
由于无法得到重用,张佳迪转战全国男子篮球联赛,进入到当时的宁夏哈纳斯队,对于他来说,只要能打篮球那他就是无怨无悔的。
当时张佳迪有一位女朋友,同时国家队女篮的运动员——梁云天,梁云天也是个大高个,两人在一起特别般配。
梁云天后来回忆起和张佳迪的交往过程时曾经说,“他曾经不止一次说,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再次打回CBA。”
可是命运就是这么爱开玩笑,本来在宁夏哈纳斯队打得好好的张佳迪,再次受到命运的重锤——他所效力的球队,解散了!
当时年仅23岁的张佳迪,虽然有着卓越的篮球天赋,他的职业年龄也还年轻,可是却在本该绽放的年纪“无球可打”。
反复思量之下,张佳迪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为了延续自己的职业生涯,代表东北大学参加中国大学生超级联赛。
而在当时所有人不知道的是,这已经是张佳迪短暂的生命当中,最后的两个年头了。
作为一个天赋型选手,张佳迪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可是为什么这样一位勤奋且“天才”的运动员却屡屡无法得到重用呢?
原因要从2010年说起,当年原本效力于辽宁男篮二队的张佳迪凭借自己的努力,颇受当时的主教练郭士强赏识。
教练组上下经过研究,准备把张佳迪从一队调入二队,而产生调动前,首先需要对运动员进行例行的体检。
也就是因为这个体检,几乎隔绝了张佳迪的篮球之梦。体检结果显示,张佳迪有先天的马凡氏综合征。
这种病几乎是无法治愈的,多发现于身材高大的人群。这种病的特征之一就是手指脚趾特别纤细、瘦长,颧骨特别突出。
但凡得了这种病常常会伴随,眼球的晶状体脱落、关节脱落、心血管疾病等等,而对运动员的来讲,马凡氏综合征的确诊无疑等同于职业生涯被画上了句号。
但是张佳迪却是一个要强的人,他心里想的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再次打回CBA”。
一旦罹患马凡氏综合征,一个极为可能的结果就是心肌缺血导致的猝死。
而运动员恰恰是一个需要拥有强大心脏的职业,马凡氏综合征也因为其特性被称为“运动员杀手”。
国内外许多优秀的运动员都是因为罹患该病症而走向了死亡,据不完全统计,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生存的平均年龄在28~50岁间。
当张佳迪被确诊为马凡氏综合征患者时,这对他来讲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因为当时所有人都在劝他,不要再打篮球了。
可是,人生在世,好像真的有比活着更重要的事。这件事对于张佳迪来说就是篮球比赛。
于是张佳迪不顾所有人的反对,为了这个梦想,用性命开始了对命运的对抗。
代表东北大学出站全国大学生男子篮球联赛,对张佳迪来讲无疑是降级出征,毕竟他之前一直效力的是CBA球队。
而张佳迪在CUBS的表现确实不俗,效力期间他也为东北大学贡献了不少分值。
而命运并没有宽待这位为了梦想而战的大男孩,2012年1月29日,张佳迪因为“胃疼”浑身难受,当时他还发了一个微博吐槽。
仅仅时隔两个月之后,他再次因为“胃疼”住院,住院之后才发现这根本不是什么“胃疼”,而是他的心脏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同年3月,张佳迪接受了心脏手术,接受手术后他又发了一条微博,只有两个字——重生。
也许是身体上获得健康的重生,也许是投入CUBS后职业生涯的重生。无论是哪一种,都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可是事与愿违,2012年5月7日 年仅24岁,张佳迪因马凡氏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去世。
那一天,少年依然在坚持训练、那一天也是胸口开始剧痛,大家都以为他可以挺过来的,没有想到张佳迪的生命定格在了这一天。
和他一起训练过的队友和教练都震惊于张佳迪的突然离世,在他们心中张佳迪一直是一个勤奋、有天赋的运动员。
虽然职业生涯太过短暂,但是张佳迪耀眼的表现也俘获了许多粉丝,在他离世的当天,来自五湖四海的球迷纷纷送上哀思。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不会痛了,天堂再也不会有病痛,却会有你一直钟爱的篮球。”
张佳迪离世的时候,还没有满24周岁,似乎还没来得及绽放,他的人生就已经终结。对世人而言,张佳迪的去世,无异于天才的早夭。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上天给了张佳迪太多得天独厚的条件——爆发力、腿部力量、谦逊的性格,却唯独没有给他健康的身体。
或许,没有遇到篮球,他罹患的马凡综合征还能够有更长的潜伏期,但是他作为一个运动员,无疑是激化了这个病症。
生而为人,总有些事情不得不去坚持。在生命的最后两年里,张佳迪没有成为他所想成为的篮球巨星,但是他依然是明星。
因为他单枪匹马对抗病魔,他不畏艰险,不管病痛,心中只有他的目标——打回CBA。
虽然这个目标最终落空了,他却成为了无数球迷心中的英雄。他离开这个世界后,张佳迪的家人尊重了他的遗愿。
送别张佳迪时,时任辽宁男篮主教练的郭士强,十分感慨,他说,“张佳迪是个好苗子,我教了他两年,可惜,哎……”
曾经的张佳迪,生在海边长在海边,死后他的爸爸妈妈也把他的骨灰撒向了大海,至此他脱离了他的躯壳,获得了真正的重生。
回想起当初张佳迪被选中远赴重洋,在NBA训练的时候,外籍的教练还夸他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姚明”,但是同人不同命。
逝去的张佳迪,一如每一个在命运的漩涡中挣扎的我们。日复一日地进行着循环往复的生活工作。
开心的不开心的事情,每天都差不多。差不多生活、差不多的人,让我们每一天都活得倦怠厌烦。
作为一个打工人,心中常常会有各种不平不忿,想着自己每天敲着键盘,拿着刚刚够温饱的工资,为什么老板开豪车住大平层。
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世界上的因缘际会本身就是不可捉摸的。而不公则是命运的底色。
而张佳迪,他不仅仅是一个篮球运动员,他更是一个斗士,一个敢于直面命运的斗士。
在确诊了马凡氏综合征后,所有人、包括他的教练员纷纷劝说他放弃职业联赛,好好静养治疗。
可他呢?作为当事人,他一定是最了解这疾病的人,尽管失去打CBA的机会,可是他自己却从没有放弃过篮球。
为了延续自己的篮球生涯,他宁愿降级参加CUBS也要把自己的梦想进行到底,而他的信仰就是两个字——篮球。
而我们呢,是否在生命中有必须坚持的事?在感慨命运不公的时候,是选择躺平还是直面不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