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学霸”张锡峰被录取了,不是清华、复旦,而是另一所985
文|诚言呈语
在今年的高考开始之前,一段衡中学霸“土猪拱白菜”的演讲,刷了不少人的屏。
可能是因为这个比喻不太妥当,所以一时间争论四起。
在评论中,有说他面目狰狞的,有说他励志向上的;有说他性格乖张的,有说他阳光奋进的。
这件事,论到最后也没论出个是非对错来。
因为“土猪”和“白菜”的关注点本身就不同,着急都急不到一块去。
所以到了最后,大家干脆自说自话,郊县人各论各的“土猪”,城里人各护各的“白菜”。
在辩论声刚消停点后,高考也结束了。
有些意外的是,张锡峰高考结束后被家里20来万的车接走,又成了人们热议的点。
然而这还不算完,在高考放榜前后,张锡峰录取院校又传出了若干个版本。
在传播比较广的说法里,有说他保送了清华的,有说考上了复旦的。
要是仔细找找的话,前些天你甚至还能找到他准备复读的传言。
直到他被浙江大学录取的消息传出后,关于张锡峰的话题才算是彻底地消停。
不过,张锡峰的话题可以告一段落,包括他的那段演讲,可能也会逐渐被忘却。
但是关于“土猪”和“白菜”的争论,却依然还会继续。
谁是土猪,谁又是白菜
张锡峰演讲中争议最大的点,就是“土猪”与“白菜”之争。
不过结合着全文来看的话,这话想表达的内容并没有什么问题,充其量,只能算是个不大合适的比喻而已。
那么到底谁才是“土猪”,谁又是“白菜”?
在我看来,“土猪”是期待跃迁的人,而“白菜”是条件相对更优越的人,手里掌握资源的统称。
所以无论你出身于城市还是农村,几乎人人都有资格当一些人眼里的“白菜”,但同时,也是另一些人眼里的“土猪”。
这里需要强调一下的是,“土猪”也不是那么好当的,也是有门槛的。
那些既不想用力去“拱”,但却想张嘴吃白菜的人就不算“土猪”,而是…
当然了,“土猪”这个比喻听上去还有一定优化空间的,如果换成“丑小鸭变白天鹅”可能就会好听得多。
不过张锡峰想要表达的核心内涵,只是通过自己努力学习,去获得比父辈们更加优越的条件罢了。
即便是在表达上不太妥当,这种精神,又何尝不值得每一位年轻的学子刻骨铭心呢。
你可能会说这是用人单位唯学历论,也可能说有些毕业生并没有拿如此高薪的水平。
如果在这个年龄不去尽可能地“开发”自己,那么理想只能变成空想,“土猪”只会变成“家猪”。
所以,“土猪”不一定是来自农村的寒门,“白菜”也未必是城里的谁家闺女。
当你更愿意把自己比作“土猪”,而不是只看见自己拥有的“白菜”时,或许才是未来可期的基本条件吧。
“土猪论”,衡水中学最好的回应
衡中培养了张锡峰,但张锡峰没法代表衡中。
不过,在被人称为“高考工厂”、“考试机器”将近十年后,衡中学子一场有争议的演讲,也自然会把饱受非议的衡中牵入其中。
果然,在张锡峰的演讲结束后,对衡水中学的指责声,又一次铺天盖地袭来。
这其中,也不乏一些自封的教育专家在左右横跳,声泪俱下地怒斥衡中只会培养考试机器。
其实关于衡中到底有没有培养出真正的人才,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因为人们眼里的人才标准本身就相差甚远。
有人觉得高学历在工地搬砖的是人才,因为甘于奉献;有人认为做出杰出科研成就的是人才,因为才高八斗。
所以这天上一脚地上一脚的标准,压根就没法统一。
其实我们不妨把问题简单化一点,用数据去说话,毕竟在市场经济下,人才就会有人才的“价格”。
你可能会说这是用人单位唯学历论,也可能说有些毕业生并没有拿如此高薪的水平。
但是别忘了,企业的HR可不傻,对什么级别的毕业生可以胜任什么工作,将来又会有多大的潜力空间,他们甚至能比学生本人都清楚。
所以以结果为导向来看的话,为985、211院校输送了大批毕业生的衡中,不仅培养了人才,而且是大规模地培养了人才。
因为在这里,有着无数和张锡峰一样忘记手中的“白菜”,敢于正视自己,只想为前途去努力的“土猪”。
写在最后
没有付诸努力的理想,再美好也只能是幻想。
虽然张锡峰的“土猪”标签依然会跟随他多年,虽然衡水中学“高考工厂”的帽子一时半会也摘不下来,但谁真的努力过,谁就会看到更广阔的天地,更美好的风景。
这不是鸡汤,也不是臆想,因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永远都不会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