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兵工作环境有多艰苦?在水下一待几个月,他们怎么撑下去的?
潜艇被称为水下蛟龙,不像其他大型的水面舰艇,潜艇部队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潜艇兵作为海军的诸多兵种之一,无论是日常的训练还是出海执行任务,都要面临比其他陆地兵种更多的挑战。士兵潜入深海后就过上了不见天日的生活,不但生存环境狭窄,也分不清白天黑夜,水下需要使用24小时制的钟表才能分辨昼夜,而且通常一出航就是几个月,他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等待出航的潜艇兵们
先来说说大家最关心的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呼吸。空气中的含氧量大约为21%,这时可以供人类正常呼吸,当氧气含量下降到16%时,人会感到呼吸困难。降至6%人便会陷入休克甚至死亡。在这样的水下密闭环境中,怎样提供足够的空气供100多名士兵使用呢?在潜艇还没有完全潜入水底时,可以通过通气管伸出水面来换气,一般来说潜艇会隔3-4天浮回水面进行换气。当潜艇下潜至通气管够不到的地方时,潜艇还可以储存水柜排水或发射鱼雷时压缩的空气,这部分空气可以通过空气循环装置过滤后提供氧气。还有一种方法是使用氧气再生药板和氧烛。氧气再生药板上涂有过氧化钠,使用的时候会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一箱药板可以供100人使用半小时左右;氧烛是用亚氯酸钠等化学药品制成的,点燃时会释放纯氧,一根可以供100人使用1小时左右。但是化学药品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所以出现紧急情况时才会使用。最后一种方式主要靠电解水制氧装置来生产氧气。电解水顾名思义就是用电离分解法把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氧气通过通风换气系统输送到各个船舱。但是电解水制氧装置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对于深海远行的潜艇来说电能也比较珍贵,所以几乎只有核潜艇会采用这种方法制氧。
潜艇浮出水面
通常,常规动力的攻击性潜艇的水下排水量大概在600~3000吨,水下航速15~20节,下潜深度在300~400米,可以在水下自给自足30~60天;核动力攻击性潜艇排水量大概是3000~7000吨,水下航速30~42节,下潜深度300~500米,更深的可达700余米,可以自给自足60~90天。别觉得90天不可能,早在1985年,我国的403鱼雷核潜艇就带着125名战士持续航行了90天零5小时,打破了1960年美国“海神号”核潜艇创下的83天10小时的记录。那么这么长的一段时间潜艇里的士兵需要攻克哪些困难呢?
空间狭窄,生活空间被压缩到最小
为了方便水下高速航行,潜艇的外观通常都是鱼雷状,所以潜艇内部一般呈圆形,潜艇里连接各个舱室的只有一个密闭的孔道,直径约1米左右,士兵们进出时只能弯着身子过去,不熟悉环境的士兵在训练时经常会碰到头。由于船体过小,每一个空间都要进行最大化最人性化的设计和利用。周围密布着各种各样的阀门和仪器,需要非常小心。
船员的居住舱一般分布在导弹发射筒和火箭装载舱的周围,所以居住面积被压缩到了最小。中国新型AIP潜艇的居住舱看起来就有些像火车的卧铺,4、5平米的空间里可以供6-9人休息,床铺一共三层,每层的间距都比较窄,船员需要弯着腰先上床,然后调整到舒服的姿势,个子高一点的船员需要蜷缩着才能将身子全部放在床上。虽然床位上方会有空调,但是当水面上的敌情比较复杂的时候,控制室会关掉居住舱的空调,这时候狭窄的空间里空气会达到40℃左右,刚进入舰艇的士兵几乎难以入睡。舰舱里有厨房,但是因为密闭的空间难以散发油烟味,积累的时间长了会影响舱内的空气质量,所以只可以使用电磁炉和烤箱做简单的蒸煮烤的食物。
狭窄的生活空间
潜艇一艇有四季,四季温差大
2009年春晚的小品《水下除夕夜》中是这样形容潜艇里的温度的:“我们的潜艇两头尖,舱室的温度不一般,春夏秋冬全都有,祖国山河在里面。9舱和氧气交换机在一起,春光明媚,温度18℃;3舱负责声呐和雷达,秋高气爽,温度28℃;6舱和柴油机在一起,烈日炎炎,温度48摄氏度;1舱和鱼雷导弹在一起,号称水下北极,最低气温零下18℃。”
小品《水下除夕夜》剧照
那么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情况呢?1舱位于潜艇首部,里面通常放的是鱼雷、水雷、发射管等武器和装备,而且跟海水接触面较大所以温度较低,航行到比较冷的海域时水兵们都需要添棉袄御寒。2或3舱是指挥舱,而且航海仪器、声呐、指挥仪等重要仪器都在这里。4舱一般地下是电池,上面是船员生活区和复合型的会议舱室。5或6舱放置着柴油发动机,虽然配有通风口,但是厨房也会分配在5、6舱,所以温度很高。7或8舱会放置推进电机,9舱备有氧气交换机和尾舱的辅助设备。根据每个潜艇的大小和体积不同,每个舱室的功能也会不同,但是每个潜艇都存在一艇四季的情况。
潜艇模型展示的内部构造
舱内暗无天日,士兵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2018年秋天,八一电视台采访了东部战区海军某潜艇支队的士兵们。他们说:潜艇兵在方寸大的工作岗位上,就是要守得住寂寞;自从出任务的那天起到靠岸了才能看到太阳,踩到真实的大地。潜艇上温度高、湿度高、空气状况差、噪音大、光照不足、空间狭小,不仅是生活环境,潜艇上还会有很多突发事件、突袭训练、军事演习甚至面对敌人的情况,所以在上艇前后都需要对士兵进行一次全面的心理评测,如果心理测试不过关或者因为自己的私事影响情绪,就不会考虑让这名士兵上艇。经过研究调查表明,长时间的水下生活,大部分士兵的体质会明显下降,容易出现失眠、头晕、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血压降低、腰腿酸痛、皮肤溃疡等症状。体质稍弱的士兵下艇时甚至需要担架。所以平常排班时,需要给士兵留出6小时的休闲娱乐时间,平时会安排一些集体娱乐活动,看看电影、健身等,像我国的舰艇上会组织队员们包饺子,来调节他们的情绪。出艇后会安排专业的心理医生,采用专业的症状自评表(SCL-90),成人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心理测评仪等方法对士兵进行心理测试,筛查出结果为阳性的士兵会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干预。
虽然说了这么多,但背后的真正的辛酸也只有他们知道。也许你会说,条件这么艰苦他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他们牺牲了自己的健康,牺牲了自己和爱人亲人团聚的时间,将一腔热血洒在了部队,他们肩上背负着的是国民对他们的信任和寄托,支撑他们远行的是信念。我们常说,你觉得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就像《水下除夕夜》中的一句台词说道,他们在潜艇上吃得很好,因为在上面吃到了最珍贵的东西,就是“苦”,有苦才有甜。也许对于这些可爱的人来说,现在吃的苦,是为了亿万国民今后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