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为何亲人要把他脸盖上?这并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学依据的
古语有“人生自古谁无死”,“死有重于泰水,轻于鸿毛”,“众生必死,死后入土”,人都有一死,都化作一抔尘土。成为自然界循环的一部分。那人死后为什么还要盖一块布把脸遮住呢,如果不盖又有什么后果呢?
人死后盖脸的几种原因
人都有一死,但并不是所有都坦然面对,谈起死亡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恐惧,人变得也特别忌讳“死”这个字,所以给死亡换了些别称,古代尊卑又有区别,比如天子尊贵死后称为驾鹤归西,驾崩。
老百姓乃贫贱之躯死后叫做“去世,逝世,老了”。我的四大宗教则说是仙游去了,圆寂了。无论是谁死了,处于哪个阶层,死后都要用布盖起脸来。这种习俗一直流传下来,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今天我给大家总结出以下几种原因:
1、一个人生前和死后从外貌来说是有区别的
从多年来老人的经验来看,自然死亡的人死后相貌和生前相比没有多少区别,生者看上去不会害怕,也不会过度伤心。而一些非正常死亡的人面目有的扭曲狰狞,有的血肉模糊,有的甚至都腐烂了。生者见了伤心之余又害怕。所以去帮忙的人无论死者是什么状况都会盖上一块布。
2、是人死后容易发生尸变,比如腐烂
尸体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有大量的细菌入侵死者的身体。盖上一块布能有效地防止细菌对死者的侵害。另外无论尸体腐烂与否,都会产生有害细菌,在一旁守灵人很容易被传染。所以说人死后盖布即可以保护死者又可以保护生者。
3、是怕对生死的判断有误
在古代医学不发达,人们怕发生埋错人的事情,都会把尸体在家多停放一段时间,还用黄纸或白布盖在死者的脸上、身上,人一旦复活就会有呼吸,盖在脸上的纸或布在人呼吸时就会动。
这样便于守灵人观察,如有动静可以马上施救,如果没有及时发现也不要紧,人只要呼吸就会有湿气,这样盖在脸上纸或者布就会潮湿,入殓时也能发现,不至于把活人给埋了。
4、怕亲人悲伤过度
尤其是古代人死后要在家停丧很长时间,如果不把死者的脸盖住,一则有害细菌侵害到守灵人,二则在一旁守灵的亲人长时间看着他的容颜会更加悲伤,长时间的痛哭会让守灵人的身体吃不消。人死后用布把死者的脸盖起来,让守灵人也不至于因悲伤过度长时间的痛苦而病倒。
5、人死为大事要尊重死者
我的传统观念是人死后去了另一个世界,他生前的种种美好都要留在亲人心中。死后用布把脸盖起来,就是让生者记住死者生前的种种美好。让他永远活在记忆中。
二、人死后盖脸的历史渊源
人死后盖脸是我国的丧葬习俗,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这是发生在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的一段故事。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曾为报了杀父之仇,出兵越国并大获全胜。之后勾践到了吴国给夫差当奴隶,在越国时为了讨好吴王,在他生病时尝他的粪便,还给吴王喂马,时间一长,吴王看到他谦卑恭敬,甚是得夫差的信任和欢心。
几年后越王勾践回到了越国,回去表面上还是对吴王称臣,年年送大量的贡品和美女,让吴王夫差放松警惕,在送去的美女中就有一位是我国的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实则在背地里加紧操兵练马,过着卧新尝胆的日子。
吴王夫差手下有位名将伍子胥,越王种种行径传到他的耳朵里,他赶紧去向越王禀告,劝吴王早日灭越,免除无患。可是越王爷一个字也听不进去,昏庸至极。他不但不接纳伍子胥的谏言,反听谗言。赐伍子胥一把宝剑,让其自刎。
伍子胥万般无奈,临死之前对自己的部下说,待吾死后,请求你们把我的眼睛挂于城墙上,让我亲眼看到吴国是怎么被越国灭亡的。在他死后不久,越王勾践便率领精兵向吴国发起进攻,吴王开始还愿迎战,可后来贪婪美色无心迎战,自此兵败亡国。
吴王夫差战败后,自觉愧对伍子胥死后没有颜面见他,对朝中的大臣说“我愧对伍子胥,悔当初没有听他的谏言,如今兵败亡国,待他死后一定要用布把他的脸盖起来”。就这样这种丧葬的习俗一直流传下来。虽无原来的含意,但习俗仍在。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无论我们的丧葬习俗怎么变化,我们对祖先的敬意没变,对于他们日常生活的经验总结我们铭记在心中。科学的运用。
疫情当下,我更不能马虎,死者为大,不管如何不舍,我都要尊敬他爱护他,给他盖上布,让他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也让生者得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