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闵拯救了北方几百万汉人,为何他的事迹上不了历史教科书?

冉闵拯救了北方几百万汉人,为何他的事迹上不了历史教科书?

历代史学家记述五胡乱华时期历史,皆认可东晋为正统王朝,后赵、前燕、前秦等胡族政权为僭伪政权,同列“十六国”之列。冉闵自立为皇帝,于晋朝而论实为“乱臣贼子”,冉魏政权只存在数年即被灭亡,也没有被列入“十六国”之列。

因此,历史教科书篇幅有限,简略记述两晋十六国的历史时,当然就不可能顺带提及冉闵和他的冉魏帝国,也导致了这段历史一直鲜为人知。

冉闵起兵数年即败亡的关键性失策,便是过早自立为帝,和东晋王朝决裂。冉闵此举确实误判当时形势,缺乏伟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冉闵生父石瞻12岁时被羯人首领石勒俘虏,并成为石勒之侄石虎的义子,冉闵出生起,便是石虎的养孙,其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在很大程度上被羯人影响,因而导致了他性情刚愎自负,更对代表当时华夏正统的东晋王朝过于轻视。

石勒这个羯人后赵政权的开国君主,基于他和晋朝为死敌的立场,讥讽司马氏“欺孤儿寡妇得天下”,冉闵自幼在石氏家族成长,对晋朝的观感更是可想而知。因此他才会在诛灭石氏一族后,还只有河北一隅之地,就仓促称帝。

后赵皇帝:石勒

殊不知司马氏的晋王朝,毕竟曾经一统天下,“太康之治”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数十年。后虽有“八王之乱”同室操戈,但西晋都城被匈奴军攻破时,尚有大半疆土,只是被胡人成功打出了斩首战术。

东晋王朝多则尽占黄河以南之地,少则也据有东吴故地不失,绝大多数时候的国力,都并不是四分五裂的北方诸多政权所能抗衡的。因此在那个“神州陆沉”的黑暗年代里,晋朝依旧是天下汉人都认可的华夏正朔之所在。

祖逖开始,到刘裕为止,百年时间里,东晋多次北伐中原,收复河南山东地区的大片疆土。晋军兵锋所向披靡,前后五次收复洛阳,其武功之盛,冠绝历代南朝,即使名将辈出的南宋王朝,亦不能与之比。

正因为晋军军威之强,足以令胡人破胆。因此,哪怕之后的前秦苻坚统一了整个北方,还是至死只敢称大秦天王。

狂妄如后赵石虎,亦是称大赵天王十五年,直到夺取了除辽东与凉州的整个北方之后,临死前数年方才称帝。

后赵皇帝:石虎

慕容氏燕国南下进攻冉魏时,也一直打着晋朝燕王、大将军的旗号。

北方众多胡族政权,不约而同地自贬位号,不敢轻易称帝,都是为了和代表当时华夏正统的东晋留有交好余地。而当他们每当自身情况一有不妙,更是纷纷派遣使者到江东,去向晋朝争相逢迎,请求支援。

从东晋决策中枢的角度,可以去与自贬位号称王时的氐人秦国、羯人赵国、鲜卑燕国结盟,但与自立为帝的冉氏魏国就无法合作,否则难以向朝野交代。

所以,冉闵过早称帝之举,是和当时代表华夏正统的东晋王朝公然决裂,因此失去了很大一部分北方汉人力量的支持,当时冉闵派人招揽当时趁乱起兵的各地汉人首领,皆被拒绝。

相反羯人余孽石祗,在襄国闻知冉闵占据邺城,屠杀羯人后,亦自称赵国皇帝,却得到原后赵境内诸多胡族酋长的一致支持。

这就足以证明,相比于石祗可以借助石勒石虎的余威号令一众胡人酋长,而有强大的华夏正统王朝东晋存在,冉闵却根本不可能得到所有北方汉人的支持。

冉闵这才遣使江南,请求和东晋结盟共谋抗胡大计,但因为他已经自立为帝,而且语气又居高临下,狂妄自大,「胡逆乱中原,今已诛之,若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东晋当然不肯答应。从晋朝的立场这亦无足苛责,毕竟同一个天下,绝不能有两个正统天子。

【(冉闵)遣使者持节赦诸屯结,皆不从。石祗闻鉴死,僣称尊号于襄国,诸六夷据州郡拥兵者皆应之。闵遣使临江告晋曰:“胡逆乱中原,今已诛之。若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朝廷不答。】——《晋书·卷一百七·载记第七》

此后襄国之战,慕容鲜卑军三万甲兵、羌军三万八千骑、连同石祗军合计十余万夹击冉闵,冉魏十万大军腹背受敌,几乎全军覆没,多名重臣战死。河南的徐、兖、豫、荆、洛各州闻知冉闵兵败,皆改旗易帜归附东晋。这就是冉闵相比于东晋,根基浅薄、政治号召力低下的必然结果。

襄国之战后,冉魏疆域,河南各州皆归东晋

冉闵此后虽经苦战,于四面受敌中平定了冀州,消灭了羯人残余势力,但军力损失惨重,领地生产也破坏严重,军中粮秣消耗殆尽,可调用的野战精锐只剩万余人。而慕容氏燕国却趁着冉闵尚未休整喘息之机,二十万大军虎据幽州,逼近河北。

此后和慕容恪的廉台之战,冉闵已投入了其能动员的几乎全部机动精锐主力,而所抵敌的不过是燕军先锋慕容恪一军。因此他的重臣刘茂、郎闿等人认定此战必败,不愿到国破时坐待胡虏戮辱,竟在战前就绝望自杀。

事实上,冉闵在廉台之战的决死突击,已经发挥了不亚于西楚霸王项羽乌江绝唱的神勇,但此时冉魏境内兵火之余,百废待兴,和在辽东经营三代数十载的慕容氏比,无论国力军力都实难与之抗衡。战略上的极度不利局面,在敌方领军者慕容恪,同样是用兵娴熟的百战名将时,冉闵也难以依靠战术上的超神发挥去扭转。

燕国辅国将军:慕容恪

而冉闵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战场,而在政治和外交,不在慕容恪的连环马阵,而在他此前贸然称帝,就已经注定了。

若想为廉台之战前的冉闵设计一条回天之路,作为事后诸葛,笔者能想到的最佳策略,就是打好晋朝梦寐以求的“传国玉玺”这张王牌。

玉玺从秦、汉、魏、晋一脉传下,匈奴军攻灭西晋后据为己有,石勒灭匈奴前赵政权后,又据此称帝,建立后赵。冉闵灭赵屠羯后,得到玉玺仓促称帝,也埋下他就此败亡的前因。

因此,冉闵如果屠灭羯人时,能不称魏帝,只称魏王,他之后挪移转腾的余地就大得多了。在廉台决战前,他如能果断放弃和慕容鲜卑的决战,而是一边据守邺城,一边以送回传国玉玺为名,向东晋请求援军。

无需东晋真正发兵,只需口头上应允了,冉闵便立刻集中所剩的精锐兵马,以归附东晋为名全师南下。只要有传国玺这张王牌在手,东晋中枢是肯定下不了和慕容氏燕国南北夹击,来剿灭魏军的决心的。

只等冉闵成功进驻彭城和广陵一线,这盘棋就彻底活了。建康城那众多的世家士族们,必然会想到反过来收买和利用冉闵,让他去抗衡已经日益做大的荆州桓温。因此,他们或许会以献玺之功,赦免冉闵之前的“擅自称王”之罪,给一个徐州刺史或豫州刺史的名号,承认他对江淮地区的统属。

东晋大司马,荆州刺史:桓温

然后冉闵大可割据当地,广积粮深筑墙,以数载时间去交接名士,积累人望。然后借东晋此起彼伏的朝争,被某一方朝官引为奥援,趁机入据建康,挟制东晋天子以令诸侯,然后挥军西进,剿灭桓温,号令江南,再图北伐,克复中原,重光华夏。

其实说白了,这套方略就是前期模仿侯景、后期模仿刘裕,冉闵败亡时年纪并不算大,若历史能给他二十年时间,完全可以按他们的路子走一遍,将来在青史上搏一个“南魏太祖武皇帝”的名号,也并非是天方夜谭。那么这样一来,后世的《二十四史》正史也好,中学历史教科书也罢,又怎么可能再忽略他的存在呢?

相关推荐

​宇智波家族全体人员介绍!

​宇智波家族全体人员介绍!

143

宇智波家族全体人员介绍! 传说宇智波一族最早源自木叶的古老家族日向一族,宇智波一族日语发音接近“团扇”,而团扇既是该族的族徽也象征族人擅于火遁,宇智波为六道仙人长子...

​旧上海的京剧女老生们:记筱兰英和她的女儿们

191

旧上海的京剧女老生们:记筱兰英和她的女儿们 作者:沈寂 在孟小冬、露兰春走红上海滩之前,已有两位女老生从京、津来到沪上,先后在上海戏馆登台亮相了——一位是筱兰英,一...

​一张图看懂中国古代神仙体系

​一张图看懂中国古代神仙体系

103

一张图看懂中国古代神仙体系 神话体系传承 中国古代神仙魔怪体系多来自于《封神榜》和《西游记》及其他补充完善的体系说法。 天地创始的时候混沌一片,只有一个创始元灵。 创始...

​你真的读懂《大明王朝1566》中的吕芳了么?

​你真的读懂《大明王朝1566》中的吕芳了么?

79

你真的读懂《大明王朝1566》中的吕芳了么?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他是“内相”,司礼监掌印太监,从嘉靖元年开始便成为御前近侍。他与嘉靖皇帝并肩而战,推行新政,抵御倭寇,亲...

​“三朝赤子”冯子材

141

“三朝赤子”冯子材 “三朝赤子”冯子材 1818年8月17日,冯子材生于广东钦州(今属广西)县城沙尾街的一个小商贩之家,因父母早亡,从小艰难度世,做过木工,护送过牛帮。童年流落...

​民间故事(卸磨杀驴)

84

民间故事(卸磨杀驴) 明朝万历年间,贵州松烟镇外的一处山林里,一个蓬头垢面男子,在林中艰难的穿梭着。 男子叫刘欢喜,在松烟镇上也算是名人,不过他这出名却不怎么光彩。 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