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姿势:历史上世界各国对最高统治者如何称呼,有何由来?
历史上,世界各国对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五花八门。比如,古埃及人称法老,古罗马人称元首,沙俄称沙皇,英国称首相,日本称天皇……那么,诸如法老、元首等称谓又是怎么来的呢?至简历史特梳理如下:
1、元首
元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这和南欧历史大国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古代,元首是首席元老和国家第一公民的意思。近代以来,元首一般指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罗马共和国时代,元首指的是元老院的第一名元老,即首席元老。元首享有极高的威望,但不担任行政长官。只是当执政官征询意见时,元首有权第一个发言。元首一般都由监察官根据财产、声望等,从元老院的成员中挑选出来。
公元前28年,屋大维当选为古罗马执政官,并以执政官的身份对元老院进行了“清洗”。清洗后的元老院增加了大批拥护屋大维的新贵,从此,元老院成为屋大维的权力工具。
屋大维在表面上宣布恢复共和制,实际上罗马共和国的一切重要官职都落到了他的身上。他是终身执政官、终身保民官、大祭司长及首席法官。接着,元老院又授予他“澳古斯都”(意思是“神圣的”和“至尊”)及“元首”的称号。从此,元首与执政官合二为一。公元前27年就是罗马帝国的开始。
2、法老
在古埃及,“法老”是对国家最高君主的称呼。“法老”一词最早出现于埃及的古王国时代(约公元前2181年),是希腊语的音译,当时的意思是“大房子”,严格说是指“宫殿”。
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有一位法老被称为图特摩斯三世。图特摩斯三世幼年时,父亲图特摩斯二世不幸去世,他受群臣拥戴,与女王哈特河普苏特共同执政。
不久,女王把持朝政,把图特摩斯放逐到卡纳克神庙,和僧侣们生活在一起。22年后,这位女王去世,图特摩斯三世东山再起,重新执政。这位君主在位期间,多次率领部队进行远征,不断开疆拓土,使埃及成为一个空前的大帝国。后来的历史学家因此把他称为“历史上第二个伟大的征服者”和“古代埃及的拿破仑”,尊称他为法老。
就这样,法老才正式成为君主的尊称,日后埃及的历代君主也都沿用了这一称号。
3、首相
首相实际上是外国的一种官职,这一官职的工作内容是主持内阁会议,大致相当于中国古代的宰相。但在18世纪以前,哪个国家都没有设立这一职位,内阁会议都由国王主持。
到英王乔治一世时期,由于他是德国人,不会讲英语,听不懂内阁大臣们议论政务,就不参加内阁会议,由大臣们在阁员中推选一人主持。乔治一世时期的治安大臣沃波尔所起的作用,颇似现在的首相。
18世纪以后,在各国的内阁中便正式有了“首席大臣”或“首相”这一官职了。
4、沙皇
“沙皇”是俄国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号。“沙皇”的直译为“恺撒大帝”。“沙”是“恺”的俄语音变。“恺撒”是古罗马显赫一时的大独裁者。
早在1547年,即俄罗斯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之后不久,俄国皇帝伊凡四世在举行加冕典礼时,正式宣布采用古罗马最高统治者“恺撒”的称号,自称“沙皇”。从此,“沙皇”成为俄国皇帝的专称。此后,俄国历代封建君主大都装称“沙皇”。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沙皇君主制才最后被送进了坟墓。
5、天皇
天皇是日本皇帝的称呼,古代也称神皇。公元607年,日本使节在致中国隋朝的国书中,第一次对外使用“东天皇敬白西皇帝”的文句。
公元646年,日本仿照中国唐朝的封建制度,实行自上而下的政治、经济改革,史称“大化改新”。701年,文武天皇颁布《大宝法令》,把以往的“大王”一律改称天皇。
从7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天皇的权力随封建主势力的壮大而被削弱,实际政权落到了幕府的将军手里,天皇成为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明治维新”以后,天皇才又重新成为日本实际的最高统治者,宪法肯定天皇统治权神圣不可侵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天皇的迷信随着日本军国主义的失败而告破灭。1946年,裕仁天皇发表《人间宣言》,承认天皇是人而不是神。但是日本的新宪法又规定,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日本国民整体的象征”,从而又赋予了天皇以新的合法地位。
6、总统
总统是共和制国家(即共和国)的最高行政元首名称,总统制源于美国。
1787年,美国制定联邦宪法。当时,刚获得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十三个州的代表五十五人,在费城独立厅召开了制宪会议,商讨宪法的订立。
宪法规定:国家行政大权赋予总统,总统任期四年,由各州选举的总统候选人选出;总统是最高的行政首长,又是武装部队的总司令;总统经参议院同意,有权任命部长、外交使节、最高法院法官以及政府其他官员;总统还有权批准或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
1789年1月,根据宪法,美国举行历史上第一次大选,美国独立战争的杰出领导人华盛顿,当选为美利坚合众国第任总统,也是世界上第一位总统。
从此之后,各国总统才一个个产生。美国总统只能连任两届,只有富兰克林·罗斯福例外,他担任了四任总统,并且是惟一的终身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