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书评的5个基本步骤,看懂了,你就会明白书评该怎么写
提到写书评,许多人会联想到读后感,但书评和读后感是有区别的。读后感更多侧重于自己读完一本书以后的感想,没有绝对化的写作标准,容易有自嗨的感觉。
书评是对于一本书的评论,重点在于书籍的评论部分。
写书评,我们可以将书中有用的干货提炼出来分享给有需要的人,也可以针对书中的某句话、某个观点展开评述。
重要的是,我们要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与书结合起来,写出有价值的内容。
总而言之,书评是在我们和读者之间搭建一把梯子,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本书的信息,让书里的知识帮助到更多的人。
书评和其他文体不一样,它有自己的写作周期。那么,书评该怎么写?
以下是书评写作的5个基本步骤。
一、选书
买书之前,可先上豆瓣浏览这本书的简介和章节目录,选择评分较高的书籍,比如8分以上。也可简略浏览豆瓣针对该书的评论,选择好评度较高的书籍。
如果是外文书籍,还要对比翻译版本,看哪个版本比较好。因为外文书籍的翻译直接影响你的阅读体验,所以版本的选择非常重要。
除了参考豆瓣,还可以选择关注领域的权威书籍,或该领域权威作者推荐的书籍。
比如关注心理学领域的朋友,可选择武志红的系列书籍阅读,也可选择他推荐的书籍作为参考书单,以及不同流派的经典著作。
此外,我们还可以选择该领域口碑比较好的书籍,即那些口口相传的经典。
如若留心,你会发现许多名人都喜欢推荐书籍,一些好书的最后面也会列一些荐读书或参考资料书,有兴趣可针对自身的需求选择性阅读。
市面上的书籍如汪洋大海,我们需要从中甄别好书优先阅读。因为选择的书籍质量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我们的书评写作,所以选择好书,不管是对书评写作,还是对我们自己而言都是有很大裨益的。
二、通读全书
阅读是书评写作的基础。想写好一篇书评,首先一定要先读透书,这样才能更好地分享给别人。所以写书评是倒逼阅读思考的好方法。
写书评前,建议将阅读分三遍。
第一遍阅读是通读全书。拿到书,先浏览书籍的封面设计、作者介绍、序言、目录、后记等内容,目的是了解这本书的大致信息,以及对书的整体框架有个大概的了解。
接着是通读书中的文本内容,通读中将所有能展开的点都打标签或做标记。这些打上标签或做标记的地方,就是第二遍阅读重点看的地方,也方便后续查找。
为了对这本书的整体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最好用思维导图将书的脉络完整列出来,如此也能顺便理出书评的写作思路。这个思路很重要,可参考作为书评的写作逻辑。
无论写哪种文体,逻辑和整体框架都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你的作品能否吸引读者,能否让读者读完你的作品。
这一遍从头到尾通读下来有个好处,就是你了解了这本书的重点分布,接下来比较清楚该重点读哪些,该放弃哪些,还对书籍框架有了清晰的了解。
做个小总结,第一遍通读需要做三件事。第一是浏览书籍的重要信息,第二是将书中能展开的点打上标签或做标记,第三是用思维导图将这本书的脉络列出来。
完成后,我们进入下一步。
三、收集素材
第二遍阅读是收集素材。可边读边在书上画出精彩的句子、标记重点段落、有用的素材。看的过程中有什么感想、启发也可顺手写在旁边。这些工作,都是在为写初稿做准备。
一个句子、一个段落、一个故事,之所以让你心动,可能是因为它带给你感动,给你启发,可能是说出了你的心声或者让你看透某些事的真相。
碰到心动的内容,做好标记就对了,这样回味起来才有迹可寻呀。
画好重点内容后,再查阅补充相关资料。可以去搜集这本书的作者信息、作者故事、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动机,以及各方人士对该书的评价等。掌握的信息越多,越了解这本书,越有利于后续书评的写作。
收集素材,是构思书评的开始。
通过上面的阅读和准备工作,你已经大致知道自己要写什么样的主题,按照什么样的结构去写,那么接下来该思考什么样的素材才是你所需要或欠缺的。
边想边在纸上列出来,按照这些思路去找素材。
值得一提的是,最好多收集些吻合主题的故事案例,有切合的热点新闻更好。
安妮特·西蒙斯在《故事思维》里强调,“事实无法形成信任,信任需要故事维系它——一个有意义的故事能激发人们对你的信任,希望你的建议确实能实现你的承诺,听众会重新燃起对你的希望。人们更重视他们自己得到的结论,他们只会相信真实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故事。人们一旦将你的故事当成他们自己的故事,那你就挖掘出了信任的强大力量。”
大多数人都比较喜欢听故事,将道理融于故事之中,读者更易信服,而且比较有可读性和趣味性,更能吸引读者。
而且书评不是“干货”的堆砌,善用故事讲好道理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平常看到好的故事素材、新闻热点可分门别类收藏起来,方便写作应用。
综上,收集素材需要做两件事,第一是标记书中的精彩内容,第二是收集需要的素材,补充查阅相关资料。
四、写初稿
第三遍阅读是回到书本上,重新阅读那些触动你的内容。比如划线的句子段落,收集补充的案例素材、自己随手写下的灵感想法等。
阅读的时候结合之前罗列的书评逻辑,将资料串联起来,组合成一篇完整、有逻辑的文章。
整个过程最好一气呵成,把你想说的话按照一定的组织架构,有条不紊地写出来。写的过程中,尽量不要一边写一边改,一股脑将你的想法记录下来即可。
如此,你才能及时把你想到的内容统统记录下来,偶然迸发的灵感可能还会带给你惊喜。如果一边写一边修改,灵感很容易流失。
所以,在写初稿的时候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也别抱着完美主义的念头。
要知道,完成比完美更重要。把你想写的、想说的一一写出来就好,尽情享受写作的乐趣吧。
五、修改
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所以修改的步骤非常重要。
建议写完初稿后,将文章放置一两天再回来修改。
那时,你更能跳出当初写作的情境,以一个旁观者的态度来审查自己的文章,更能清晰客观地判断自己文章中存在的问题。
如果写完立马修改,极容易陷入一种自己写得很差或很好的状态,比较主观,修改的效果也不太好。
大多数人都不是天才,无法一下子把事情做得非常完美,而修改给了我们接近完美的机会。
修改时,可抱着“完美主义”的念头,将文章不断打磨成心目中的样子。
那么修改到什么程度才适合呢?
改到我认为这已经是自己能写出的最好水平,已经尽力了,实在改不动为止。
知识变现时代,每个人是读者也是作者,想要成为写作高手,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到正确且适合自己的方法持续性练习,甚至在练习的过程中独创属于自己的方法。
就像《完全写作指南》里说的那样,“所谓习惯写作,就是持续不断地写,永远不要放弃,它终究会教你如何写作。”
优秀的人,都是将最简单的方法练到极致,无招胜有招,赶快实践起来吧!
本文原创作者:蓝岚,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未经许可同意,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