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再迎重大利好,“换电联盟”加速扩张

蔚来再迎重大利好,“换电联盟”加速扩张

蔚来再传利好消息。

近期,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蔚来控股有限公司在合肥签署《关于共同推进开放共享的储充换体系建设的战略合作协议》。

在合作协议引领下,中安能源(安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 16 亿元,主要负责一体推进市、县、乡三级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开放共享的新能源汽车储充换网络,打造安徽全省统一的充换电服务 " 一张网 ",推动实现一个 APP 畅行全省。

此外,三方还将在储充换产业涉及的电池标准、充换电技术、电池资产管理及运营、新型电力系统合作、储充换设备生产制造相关供应链合作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战略合作。

除此之外,江淮、奇瑞分别与蔚来达成换电战略合作协议,将在电池标准、换电网络建设、电池资产管理等方面展开合作。在长安与吉利之后,蔚来再度 " 解锁 " 两家主流车企,换电事业再下一城。

蔚来补能网络渐成规模

纵观当下车市,蔚来是在充换电领域投资最大、布局最多的企业。

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末,蔚来已布局换电站 2,350 座,充电桩 21,091 根,接入 1,460,000+ 根第三方充电桩,累计为用户提供超 3,500 万次换电服务,已建成 7 纵 6 横 11 大城市群高速公路换电网络。除此之外,蔚来在 2023 年末正式发布了第四代换电站与 640kW 全液冷超快充桩可以支持多品牌共享换电,换电时间缩短 22%。

面向未来,蔚来的换电 " 帝国 " 仍将持续扩张。据其官方公布,2024 年蔚来将再新建 1000 座换电站、20,000 根充电柱,至 2025 年将打通 9 纵 9 横 19 大城市群高速公路换电网络。

不断扩张的换电网络成为了蔚来的市场标签,而在花费数亿元资金后,其规模效应也逐渐显现。

自 2023 年 11 月开始,长安、吉利等企业已经与蔚来达成换电合作,共同推动换电网络和标准体系建设。如今,江淮、奇瑞也加入了蔚来的换电联盟,蔚来换电站建设和运营成本将极大降低,有利于进一步发展换电网络。

根据协议,中安能源将率先推动建设 1000 座储充换一体站,满足区域市场新能源车用户补能需求。据知情人士透露,这种储充换一体站的建设模式,属于当前效率最高的补能业务投资模式。

对此,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 李斌在蔚来 App 中发文表示:" 安徽省能源集团、安徽省交控集团与蔚来的三方合作,江淮与蔚来的合作以及奇瑞与蔚来的合作,多方共同致力于加强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将使安徽成为对智能电动汽车最友好、充换电体验最好的市场,进一步推动安徽成为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的创新高地。"

换电已成发展风口

因换电网络投资巨大,一直以来蔚来都饱受争议。在此背景下,此次合作对蔚来来说,不仅代表发展模式受到了认可,更象征了政府层面对蔚来换电的认可和支持。据悉,中安能源的成立是首个政府牵头的资本运作平台下场的结果。

从政策层面来看,蔚来的发展也精准的踩中了时代的风口。2023 年 6 月,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布《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明确对换电模式做出支持:销售方销售 " 换电模式 " 新能源汽车时,不含动力电池的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分别核算销售额并分别开具发票的,依据购车人购置不含动力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取得的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载明的不含税价作为车辆购置税计税价格。

当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一次公开活动上提出:" 新能源汽车产业需进一步完善技术标准,研究编制换电技术标准体系,推动换电电池尺寸、换电接口、通讯协议等标准统一。"

2024 年 1 月 4 日,补能网络发展迎来又一重大利好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意见》指出,新能源汽车通过充换电设施与供电网络相连,可有效发挥动力电池作为可控负荷或移动储能的灵活性调节能力,为新型电力系统高效经济运行提供重要支撑。

有业内人士表示:据能源局预测,到 2035 年我国光伏 / 风电的发电量将占总发电量 40% 以上,需建设数十亿 kWh 储能来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在此背景下,移动的 " 储能设备 " ——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储能设施建设中的关键一环,未来有望撬动一个千亿市场。

对此,李斌也曾说道:" 蔚来换电网络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网络效应,到了历史性的开放节点,很快就获得了汽车行业和资本的大力支持,整个行业的换电标准已进入统一前夜,换电网络俨然成为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的‘新基建’。"

相关推荐